網約車,搶市場不能只靠“燒錢”
發布時間: 2018-04-20 10:14: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 沈曄
但凡成功的創業,歸根結底都是因為能提供符合消費者口味的產品和服務,而不僅僅是靠燒錢博關注。這需要尊重市場競爭規則,持續改善用戶體驗,創新盈利模式
最近的“互聯網+”市場有些熱鬧。做旅游的進軍網約車;做網絡的試水送外賣……在這撥亂花迷眼的變局中,美團“懟上”滴滴,就成為頗受關注的話題。
據媒體報道,在上海,美團打車上線前三天,就分別拿到15萬、20萬和30萬單,一周內總共服務乘客220萬人次,一舉打掉滴滴打車1/3的市場份額。如此迅速的擴張,美團的“撒手锏”是“燒錢”。美團打車每單補貼30元,忽略系統運維成本不計,按日單量20萬單來算,一天就要燒掉600多萬元。這樣大手筆“燒錢”,一方面讓人慨嘆“有錢任性”,另一方面不免讓人擔心“會不會燒出窟窿來”。
在互聯網領域,新進入者大舉燒錢補貼,這樣的故事并不新鮮。滴滴打車倒貼用戶的記憶并不遙遠——打車不僅免費,還額外返送10元代金券。然而“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待到市場一家獨大之后,滴滴打車濫用流量分發權、派單玩貓膩的做法并不少見。結果是把乘客、司機兩頭都給惹了:在用戶端,要么打不到車,要么就只能選擇優享加價;在司機端,平臺抽傭比例越來越高,有的地區一度從20%漲到40%。這是典型“把羊養肥了再宰”的短視套路,不是現代企業應有的格局與氣度。這次美團打車攻勢兇猛,用戶反響強烈,其原因在于:消費者對老店主積怨已久,好容易有新店開張,還能有經濟上的實惠,自然就用腳投票,投入另一方懷抱了。
那么,一味“燒錢”就能順利搶下市場份額嗎?也未必。在移動互聯網競爭進入下半場之后,燒錢戰術越來越呈現邊際遞減效應,這已成為行業共識。其原因在于,消費者在做消費選擇時,除了要算一筆經濟賬,更要算一筆綜合賬,比如:人身與財產安全、隱私保護、支付風險等。出行是一項高度私密化的日常活動,如果安全打了折扣,燒錢帶來的補貼價值就不重要了。換言之,在消費升級面前,綜合賬比經濟賬更重要,這方面才是真正的競爭藍海,才是企業應該付諸心血的用武之地。
無論美團還是滴滴,互聯網市場主體得明白,競爭是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但絕不止于燒錢。燒錢只能燒一時,但燒不了一世。盡管美團手握70億美元現金,滴滴手握170億美元現金,燒錢這張牌固然容易打,但玩火可能導致唇傷齒壞,更別提搶占市場份額了。
但凡成功的創業,歸根結底都是因為能提供符合消費者口味的產品和服務,而不僅僅是靠燒錢博關注。這需要尊重市場競爭規則,持續改善用戶體驗,創新盈利模式。
拿網約車來說,市場競爭要依法依規。乘客的出行需求是立體、多元的,要實現及時、快捷、安心、舒坦乘車,離不開技術賦能與真情服務,這要求平臺企業做深做透人像認證、三證驗真、背景篩查、支付系統等技術,沉下心做好出行閉環上的每一個細節。不能做花錢賺吆喝的賠本買賣,而是努力打通與其他消費場景的鏈接,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如果平臺企業縱容非法客運行為,為了刷數據放低駕駛員、車輛注冊信息的準入門檻,結果一定逃不脫被頂格處罰的結局。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