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稅改新政:規范化的最后一只靴子落地
發布時間: 2016-02-24 16:14:32 | 來源: 環球網 | | 責任編輯: 沈曄
近日,沸沸揚揚兩年的跨境電商稅制改革終于要浮出了水面,有消息人士透露,新政將于2016年4月開始實施。此次跨境電商稅制新政落地的意義重大,這標志著過去三年多的跨境電商試點工作的結束。從“稅”的最基本層面確定了跨境電商的模式和地位,代表了國家及政府對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積極態度。
洋碼頭CEO曾碧波告訴雨果網,“過去,跨境電商行業曾被一般貿易說成是一個基于偷稅漏稅的灰色產業,而跨境電商稅制新政的實施將引導行業‘由亂而治’,進入規范化、機制化、規模化的高速發展軌道,這是行業步入成熟期的標志,產業資本可以放心、大膽大規模進入,對行業的中長期發展絕對利好。”
那么,此次新政對于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什么方面呢?
跨境電商將向規模化邁進 沖擊一般貿易趨勢仍不可逆
首先,分析新政最大的變化就是取消了按照行郵稅征收的50元以下免稅額度,這讓行業目前主流通過保稅區清關的模式在稅收上的優勢不再具備。
過去,跨境電商試點的幾年,幾大試點的保稅區在政策執行層面雖各有不同,但共性都是通過行郵稅的方式對跨境電商進行征稅,這是當時稅制不完善下的臨時之舉。但是,經過幾年的試點,發現行郵稅50元以下的免稅額度導致這種清關模式下跨境電商的繳稅率過低,甚至出現鉆免稅額度的漏洞的現象。此次稅率的調整顯然是希望促進跨境行業的長期發展。
但長期而言,跨境電商沖擊一般貿易進口的趨勢將不可逆轉,新政只會加速行業的成熟。因為對跨境電商而言,真正的優勢并不在于稅收,而在于縮短了原有一般貿易進口的鏈條,加快了流通的效率,使得流通成本和時間都大大降低。
保稅備貨模式短期面臨沖擊 行業迎來3-6個月的調整期
跨境電商行業目前比較主流方式為:保稅模式和直郵模式。
通常來說,自營類、垂直類或品類不夠全的跨境電商更多依賴于保稅備貨模式。此次行郵稅的調整,對于依賴保稅的跨境電商短期內影響比較明顯。這種模式下,低客單價爆款規模化運作的模式會在短期面臨價格上漲壓力。而其用戶群又是對價格比較敏感的客群。
從行業競爭的層面,完全依賴于保稅備貨模式的電商會面臨一定的挑戰和考驗期,商品補貼、促銷模式及選品機制可能需要進行3-6個月的升級和迭代,進行供應鏈體系的重新梳理。無法及時作出調整的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成長壓力,過于依賴資本的也可能會被淘汰。
整體來說,在中國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海外產品在價格差、品質和多樣性上的優勢還將長期存在。跨境電商在商品上的優勢(價格和品質)都是國內消費者繼續追逐的,因此整個市場不會受到影響,且將長期健康發展。
行業監管成熟競爭門檻降低,長期利好中小電商
另一方面,政策的明朗化后帶來的就是監管體系的成熟,一定程度上說,行業的競爭和門檻沒有以前高,有利于整個行業的充分競爭。未來保稅倉和保稅物流不再是少數大型電商平臺獨占的優勢,更多的口岸、具備監管條件的監管區都可以開展保稅進口業務,這對各中小電商而言長期利好。而保稅分銷等模式都有可能得以實現。
最大的懸念:如何避免劣幣驅逐良幣?快郵件體系的監管如何加強?
如果要說此次新政最大的懸念和拷問,那就是政府既然開始提高稅率,如何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已經有觀點認為此次新政可能有利于水貨渠道,但這種擔憂想必早在政府范圍內。
我們可以合理的猜想,各大走私及水貨口岸在短期內會有面臨政府高壓式的封堵,相信政府必將嚴厲打擊走私水貨通路。規范化口岸將有利于長期滿足中國消費升級的需求。
洋碼頭CEO曾碧波認為,“相對而言,新政對直郵體系的影響比較小,直郵模式這次會受益部分,諸多庫存深度淺、動銷率不確定的產品將更適用直郵體系,但直郵的碎片化組織模式難度巨大,不管稅制如何調整,直郵物流和供應鏈組織上的全鏈條整合能力短期很難打造。以后對各大電商平臺而言如何在供應鏈的組織上平衡各種備貨模式將是一大考驗,這可能將促進行業新的模式和格局的誕生。”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