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全面放開食鹽批發零售價 允許跨區域經營
發布時間: 2016-05-06 08:58:18 | 來源: 京華時報 | | 責任編輯: 沈曄
昨天,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鹽業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不再核準新增食鹽定點生產、批發企業。取消食鹽批發企業只能在指定范圍銷售的規定,允許向食鹽定點生產企業購鹽并開展跨區域經營,省級食鹽批發企業可開展跨省經營,省級以下食鹽批發企業可在本省(區、市)范圍內開展經營。
專營改革生產批發企業均不再新增
《通知》提出,不再核準新增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確保企業數量只減不增。鼓勵食鹽生產與批發企業產銷一體。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食鹽生產領域,與現有定點生產企業進行合作。堅持批發專營制度,以現有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和食鹽批發企業為基數,不再核準新增食鹽批發企業,鼓勵食鹽批發企業與定點生產企業兼并重組,其他各類商品流通企業不得從事食鹽批發。鼓勵國有食鹽批發企業在保持國有控股基礎上,通過投資入股、聯合投資、企業重組等方式引入社會資本。
按照《通知》提出的過渡期分布實施方案要求,現有定點生產企業許可證和批發企業許可證不再重新核發,有效期延至2018年12月31日。從2018年1月1日開始,現有企業可依新規申請許可,根據許可范圍從事相應的經營活動。
區域限制允許批發企業跨區域經營
《通知》要求,取消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只能銷售給指定批發企業的規定,允許生產企業進入流通和銷售領域,自主確定生產銷售數量并建立銷售渠道,以自有品牌開展跨區域經營,實現產銷一體,或者委托有食鹽批發資質的企業代理銷售。
取消食鹽批發企業只能在指定范圍銷售的規定,允許向食鹽定點生產企業購鹽并開展跨區域經營,省級食鹽批發企業可開展跨省經營,省級以下食鹽批發企業可在本省(區、市)范圍內開展經營。鼓勵鹽業企業依托現有營銷網絡,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開展綜合性商品流通業務。
按照過渡期分布實施方案,2017年1月1日起,取消食鹽準運證,允許現有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進入流通銷售領域,食鹽批發企業可開展跨區域經營。
價格機制放開食鹽出廠批發零售價
《通知》提出,改革食鹽政府定價機制。放開食鹽出廠、批發和零售價格,由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成本、食鹽品質、市場供求狀況等因素自主確定。按照過渡期分布實施方案,從2017年1月1日開始,放開所有鹽產品價格。
《通知》要求,各級價格管理部門要加強對食鹽零售價格的市場監測,配合鹽業主管機構采取措施,保持價格基本穩定,特殊情況下可依法采取價格干預或其他緊急措施,防止普通食鹽價格異常波動。改革工業鹽運銷管理。取消各地自行設立的兩堿工業鹽備案制和準運證制度,取消對小工業鹽及鹽產品進入市場的各類限制,放開小工業鹽及鹽產品市場和價格。
保障體系儲備量不低于單月消費量
改革食鹽儲備體系。建立由政府儲備和企業社會責任儲備組成的全社會食鹽儲備體系,確保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發生時食鹽和原碘的安全供應。各省(區、市)根據本地食鹽供需情況建立政府食鹽儲備,儲備量不得低于本省(區、市)1個月食鹽消費量,可以依托現有食鹽批發企業倉儲能力,也可以選擇具備條件的食鹽生產企業實施動態儲備,本級財政預算應安排資金對食鹽儲備給予貸款貼息、管理費支出等支持。
完善企業食鹽儲備制度,限定食鹽生產、批發企業的最低庫存和最高庫存,防止食鹽市場供應短缺和企業囤積居奇,其中最低庫存不得低于本企業正常情況下1個月的平均銷售量。
>>業內解讀
改革后食鹽價將長時間波動
“這是我國鹽業管理體制的一次歷史性變革,對于推進鹽業管理體制改革、實現鹽業資源有效配置、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確保食鹽質量和供應安全必將產生深遠影響。”北京大學鹽業體制改革課題組有關人士表示。確保食鹽安全是這次改革的核心目標,釋放市場活力是改革具體內容,堅持依法治鹽是鹽業改革出發點,注重統籌兼顧是改革成功的保障和支撐。
中鹽總公司有關人士分析稱,食鹽的質量安全和供應安全是鹽業工作的首要任務。此番出臺的措施有望從根本上解決食鹽市場制假販假問題,確保食鹽質量和供應安全。
該人士指出,放開跨區銷售和改革政府定價機制,引入競爭是改革最大亮點。這將倒逼食鹽經營企業加快轉換經營機制,同時有助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出清低效落后資產和產能。可以預見,食鹽生產企業之間、食鹽批發企業之間、食鹽生產企業和批發企業之間將形成有序競爭的市場格局。
他認為,引入競爭機制后,行業將迎來一輪重組兼并的熱潮,一些產銷一體、跨區域經營、具有資源品牌技術優勢的大企業會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的引領者,未來全行業將形成若干優勢鹽業集團并存格局,國際競爭力也將大大提高。
在江蘇省鹽業協會晏仲華看來,受成本、供求以及投機、心理預期等因素共同影響,改革后食鹽價格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起伏波動,預計會表現出農村地區價格下行、城市價格上行,交通便利地區價格下行、偏遠山區價格上行等趨勢。
>>記者觀察
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鹽業專營曾貢獻突出
2014年10月,中國鹽業協會透露“第七套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已通過,方案的核心為2016年起廢止鹽業專營,放開所有鹽產品價格。昨天,改革靴子落地。
據了解,中國目前的鹽業壟斷始于1996年5月,當時為保障食鹽加碘,國務院發布《食鹽專營辦法》。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食鹽專營制度為中國消除碘缺乏危害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鹽業專營的弊端日益顯現。食鹽批發企業壟斷經營,割裂產銷鏈條,生產企業不能直接進入市場自主經營,沒有自主品牌,缺乏提高產品質量的積極性,長期以來損害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
食鹽專營體制實行區域封鎖,并且專營主體既從事鹽政管理,又從事鹽業經營,政企不分,容易滋生腐敗等現象。審計部門還發現,食鹽在流通中被各級鹽業公司層層加價,造成流通環節價格偏高。
一家民營鹽業生產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一噸出廠價大約700元的鹽,加上包裝和運輸,成本也就1000元左右,但是賣到市場上就是3125元-4906元之間。
目前市場上400克裝的食鹽售價在2.5元左右,而按照上述人士說法,每袋食鹽的成本在0.5元左右。
專營體制下,鹽業公司既有經營權,又有監管權。而鹽礦生產出來的鹽,只能由中鹽統購、調配,再經由鹽業公司去銷售。生產企業沒有銷售權,也沒有定價權、商標權。鹽業公司的這種“雙重身份”是違背市場體制的。
“鹽改對于消費者來說,最直接的利益不僅僅是價格,而是選擇權”,曾有“中國鹽業反壟斷第一律師”之稱的鄒佳萊此前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因為用量少,老百姓對食鹽價格其實并不是很敏感。鹽業體制改革最關鍵的是使消費者終于有了選擇權。以前是專營,消費者只能選擇中鹽的加碘食鹽,盡管中鹽總公司現在也有無碘食鹽,但市場上很難買得到,這其實就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鹽改歷程
1996年5月
國務院頒布了《食鹽專營辦法》,對食鹽產銷實行國家指令性計劃管理,對食鹽價格實行政府定價。
2001年至2008年
隨著經濟市場化的推進,食鹽體制改革也開始推行。不同部委提出過5次鹽改方案,卻未能形成最后的草案。
2009年3月
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要加快鹽業體制改革。
2009年底
提出了第六個食鹽專營改革方案。
2011年3月
日本核輻射引發食鹽搶購潮,多地現鹽荒。該事件直接導致鹽改暫停。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