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真假鮑師傅門店,其中一條就是看食品袋上是否印有北京13家門店的名稱和地址
一款綿軟的肉松口味小蛋糕成為網紅之后,引發了鮑師傅商標維權持久戰。鮑師傅糕點創始人——鮑才勝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原本想一門心思做好糕點,但是沒想到從2016年開始陷入大規模打假之戰,兩年多來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艱難”二字。除了仿冒者層出不窮,去年夏天鮑師傅品牌曾因“雇托兒排隊”傳聞而備受輿論爭議。盡管鮑師傅立即辟謠,但受此風波影響,門店人氣明顯下降。
不過令他欣慰的是,商標侵權案件有了最新進展,3月15日,北京市工商局查處了33個假鮑師傅門店;3月14日下午2點,鮑師傅商標維權官司在南京第一次開庭。
現象
網上熱炒“鮑師傅加盟”
搜索“鮑師傅”三個字,網上立即彈出“鮑師傅加盟”“鮑師傅官網”“鮑師傅總店”“鮑師傅總部”等15000多個條目。相繼點開其中幾個自稱鮑師傅總部、鮑師傅官網的頁面,可以看到各種加盟信息、擴店信息。瀏覽一遍就會發現這些網頁的風格幾乎一致,首先是鮑師傅門店前面消費者排長龍的若干張圖片呈現在眼前,然后加盟咨詢電話和留言小窗隨即彈射出來,緊接著在線客服熱情招呼:“您好,如想了解加盟我們的項目,請留下姓名和電話。”有鮑師傅加盟招募網頁稱,他們有專業運營團隊對加盟者進行精細化的烘焙培訓,還可以對商圈地址進行評估,提供開業裝修圖紙、裝修施工現場監管、開業后定期與不定期培訓,并承諾“僅需3-6個月回本,打破傳統行業回報期限”。
還有一家“鮑師傅”網站顯示,2018年計劃在全國拓展300家門店,30-40平方米標準店的加盟費為9.8萬元;60平方米以上的旗艦店加盟費為19.8萬元。此外,加盟商需承擔600元/平方米的門店裝修費、2萬-3萬元的設備費用,以及按照門店大小準備2萬元或4萬元的流動資金。
然而鮑師傅創始人鮑才勝在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鮑師傅糕點目前只開通了微信公眾號,還沒有開設官方網站,未來更沒有招募加盟商的計劃,請創業者投資時謹慎考慮。
據了解,鮑師傅在北京僅開設了13家門店,均為直營店。然而北青報記者在北京市地圖上搜索卻發現,鮑師傅門店有263家。這意味著,有250家鮑師傅糕點店都是山寨版的。
探訪
網紅肉松產品已下架
市民金女士算是資深“鮑粉”了,最喜歡兩款肉松產品,“以前經常去雍和宮店、安定門店排隊的,一般要排隊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吧,不過現在好多了,每次來買,前面也就有兩三個人。”金女士說。
北青報記者上周到鮑師傅糕點安定門店探訪,發現曾經的網紅食品——牛肉松小貝和豬肉松小貝已經下架,門店貨架上擺放的是新的換代產品。此外,鮑師傅其他明星產品:提子酥、桃酥、蛋黃酥、蛋撻、海綿蛋糕依然在售。
對于如何識別真假鮑師傅門店,售貨員告訴北青報記者,一是員工服裝,她指了指白色工作服左胸前的一塊標識“鮑師傅”,“我們真鮑師傅的員工統一著裝。”第二,小票上除了消費者的賬單,還印有一行字“鮑師傅從不做加盟”,并羅列出北京13家鮑師傅正品店的名稱、地址。第三,食品袋上印有鮑師傅北京13家門店的名稱和地址。“他們想山寨工作服也是不難的。”鮑才勝苦笑道,“很快我們將在包裝袋上印上微信公號二維碼,幫助消費者識別真假,這一措施應該更為有效。”
對于鮑師傅經典產品牛肉松小貝和豬肉松小貝下架的原因,鮑才勝解釋,雖然這兩款蛋糕是網紅產品,但去年肉松國標調整了,我們必須按照國家要求對產品名稱進行更改。“兩款產品再有人氣也得下架。”鮑才勝說。此前,另一家連鎖面包店銷售的兩款標稱肉松面包的產品,因實際使用的是肉粉松被工商部門處罰。根據國家規定,肉松指的是純肉經過一定工藝加工制成,而肉粉松是肉加上植物纖維比如豆粉松制成的。
進展
北京突查33家鮑師傅
3月15日下午,北京市工商局組織全市執法力量,對16個區33家涉嫌侵犯“鮑師傅”注冊商標的糕點店進行了現場檢查,發現多數門店均在門店顯著位置和所售糕點的外包裝、食品袋上使用“鮑師傅”字樣,且不能提供有效商標注冊證及授權手續。
據悉,北京市工商局近日接到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舉報,稱北京有多家糕點店侵犯其“鮑師傅”注冊商標專用權,請求予以查處。工商部門表示,將對相關案件線索高度關注,結合商標權利人的相關訴求,進一步調查核實,并依法處理。
北京市工商局表示,針對目前知名商標品牌侵權糾紛多發的問題,工商部門將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對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力度。一是推進商標注冊受理窗口建設,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一對一、面對面、全方位、高質量的服務,指導企業完善商標注冊保護。二是設立商標品牌指導站,指導幫助企業開展商標注冊、運用、管理和保護相關工作,為市場主體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商標品牌指導服務。三是努力健全和完善商標監管長效機制,堅持日常監管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實施商標“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強打擊侵犯商標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力度,推動實施商標信用監管,嚴厲查處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案件,堅持線上線下一體化治理。
觀察
創業者應避免留下商標隱患
3月14日下午2點,鮑師傅維權官司在南京第一次開庭。商標侵權如何判斷?據知識產權法律人士介紹,首先是原告和被告商標近似的判斷。根據《商標審查標準》,從文字的字形、讀音、含義,圖形的構圖及顏色,各要素組合后的整體結構,相關公眾的一般注意力等方面判斷是否存在近似。其次是關于原告和被告類似商品的判定。判定原告和被告的商品是否是在功能、用途、主要原料、生產部門、銷售渠道、銷售場所、消費對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近的商品。
律師建議企業在申請商標時,應采用一個主商標和若干防御商標的模式進行申請,同時應當在類似領域內也進行防御商標的申請。防止他人使用相似商標或在相似領域進行申請。另外,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要加強對入駐商戶的管理,對于存在侵權的情形應在第一時間內消除影響并及時進行整頓,防止侵權結果進一步擴大。
鮑師傅成為網紅之后侵權現象隨之而來,僅僅一年時間,據公司法務方面初步統計,全國最少有1000家侵權店。“鮑師傅在全國僅開了26家直營門店。”鮑才勝說,“北京目前只有13家是正宗的,但是現在北京有200多家山寨鮑師傅,其中有100多家山寨店,不論是店面裝潢還是售賣產品,甚至是產品包裝都跟我的店一模一樣。”
由于資金有限、人手不夠、自我保護意識差等諸多原因,創業者往往選擇先把生意做大、產品做好,而將商標注冊申請推后,或者先注冊一部分商標。這樣一來,留下的商標侵權隱患就比較多。正如鮑才勝所說:“我們自我保護意識太差了,當年注冊商標時沒有做全品類覆蓋,以至于讓別人鉆了空子。”因此創業者應該意識到,當前的發展不代表未來,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還是要進行知識產權的保護。因為商標一旦有漏洞,短期有經濟損失,長期經濟損失更大。國內商業環境、商業規則在迅速進化,知識產權的話語權在逐漸加重,僅從司法維權方面來看,相關訴訟量和賠償額年增長速度很快。一旦沒有做好商標布局,就很容易埋下商標隱患,但屆時市場已經開始推廣,有一定知名度了,再遇到商標侵權的問題,就得不償失了。因此,企業應當“商標先行”,早期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專家表示,對于企業而言,誠信經營是任何一家公司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
記者追訪
鮑師傅究竟是家什么樣的公司?
2013年上半年,電視臺美食頻道采訪報道了鮑師傅糕點雍和宮店,使得鮑師傅肉松小貝迅速躥紅,人們前來排隊購買肉松小貝的同時還發現其他糕點也很好吃,于是鮑師傅家的桃酥、蛋撻、提子酥、蛋黃酥等也跟著紅了起來。
北京公司注冊地在一處住宅樓
鮑師傅公司全名“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顯示,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時間為2015年5月4日,注冊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朝陽北路99號樓1單元3009”,注冊資金1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鮑才勝。據了解,鮑才勝公司主要成員為兩人,鮑才勝為總經理、執行董事,彭艷麗為監事。公司對于企業從業人數、企業資產狀況等信息選擇了“不公示”。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公司注冊地即為公司辦公地址。上周三,北青報記者到該公司注冊地址進行探訪,發現朝陽北路99號樓又叫“大悅公寓”,緊鄰朝陽大悅城,是一處普通住宅樓、酒店式公寓。公寓1單元第30層,電梯間沒有入駐公司指示牌。
鮑才勝表示公司總部在上海
北青報記者通過查詢樓層消防示意圖,在幽靜、昏暗的樓道深處找到了3009室,發現這里房門緊閉,沒有找到鮑才勝公司標識,門上貼著一副大紅對聯,看上去跟普通民宅一模一樣。在隨后的采訪中北青報記者向鮑才勝進行核實,鮑才勝確認了上述地址的確為公司的注冊地址,“但不是公司總部。”他說,“我們公司總部目前在上海。”當北青報記者詢問公司部門組成、人員數量時,鮑才勝沒有給予正面回答。
北青報記者通過企業工商查詢系統查詢了解到,2017年7月17日,該公司投資了上海鮑師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萬元人民幣,注冊地點為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576號一樓商鋪,其實也是鮑師傅的一家門店。雖然注冊資金不多,但是鮑師傅在上海擴店的速度很快,截止到目前,鮑才勝公司在上海共開設了5家門店。
去年遭遇“雇人排隊”困擾
據鮑才勝介紹,現在開一家鮑師傅糕點店,至少需要100萬元的本錢,規模稍微大一點的得2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夏天,上海人民廣場的“鮑師傅糕點”一夜躥紅。據媒體報道,當地消費者需要排隊六七個小時才能吃上鮑師傅糕點。但是很快,老板雇人排隊的說法在互聯網上流傳。對此鮑師傅立即辟謠,并認為很有可能是黃牛受到打擊之后潑臟水報復。不過受此風波影響,鮑師傅門店人氣明顯下降。本組文并攝/本報記者趙新培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