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暑期,醫美機構里來咨詢的大學生消費者顯著增多,水光針、瘦臉針、光子嫩膚、點痣、祛斑祛痘等“輕醫美”項目頗受歡迎,醫療美容持續升溫。與此同時,良莠不齊的醫美廣告充斥于醫美市場。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近期,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消協加大監管力度,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理性選擇,拒絕盲目跟風,注意風險防范。
8月2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一則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該案例中,江陰某醫療美容有限公司發布了多條含有“從蘇州開車來江陰做幼態臉”“沒脖子的丑小鴨成了有脖子的小公主”“獼猴桃女孩也能變白白哦”等內容的視頻廣告,制造容貌焦慮,違背社會良好風尚。4月,江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該機構作出了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
除了制造容貌焦慮,含有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夸大功效的廣告,則是另一類比較常見的違法廣告。在今年4月市場監督管理半月沙龍曝光的違法廣告典型案例中,上海智美顏和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在利用直播對超光子、熱瑪吉等醫美服務項目進行推廣的過程中,主播通過體驗分享的形式,以個人形象和名義對醫美服務項目作推薦、證明,并作出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保證等內容的表述,被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276.43萬元的罰款。
2023年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曝光的一則醫美廣告違法典型案例中,北京漾格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發布的“一次熱瑪吉解決5大衰老問題,2—3年持續減齡。快速、直接、精準解決衰老下垂”“效果立竿見影”等表示功效、安全性保證的醫美廣告內容,涉嫌夸大治療效果,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罰款30萬元。
中國消費者協會官網投訴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收到的醫美行業投訴中,虛假宣傳是消費者投訴最集中的問題。
為依法整治各類醫療美容廣告亂象,規范行業發展,2021年11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發布以來,醫美廣告亂象大有改善,但制造“容貌焦慮”、虛假承諾效果等問題仍然存在。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季度廣告監測報告,今年第一季度,在互聯網媒體廣告涉嫌違法量排名前十的廣告類別中,醫療美容服務類別位列第二位。
今年4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全國范圍內,啟動民生領域廣告監管專項行動并提出,在醫美廣告領域,保持對醫療美容廣告違法行為的高壓嚴打態勢,嚴格規范醫療美容廣告發布行為,嚴厲打擊未經廣告審查發布醫療美容廣告以及制造容貌焦慮、夸大醫美功效等違法行為。暑假以來,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一步加大醫美廣告監管力度。
此外,針對暑期“醫美熱”現象,南京等多地消協和相關整形美容協會,近期集中發布了多條醫美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注意辨別“生活美容”和“醫療美容”,選擇正規的機構、醫生和產品,樹立理性、健康的審美求美觀。另外,如果在美容過程中發生糾紛并與醫療美容機構協商不成,消費者可撥打12345或12315進行投訴舉報,或向當地消協組織反映。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