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童裝能否挽回快時尚“頹勢”
近日,荷蘭快時尚品牌C&A在成都高新區凱德廣場開出其在中國的首家獨立童裝店。而早在去年8月,ZARA在英國倫敦推出全球首家嬰童裝專賣店,主打3個月至4周歲嬰幼兒童裝。同年4月,其在新加坡嘗試開設銷售少年裝和大童裝獨立門店。隨后,美國快時尚品牌Gap的首家嬰童裝專賣店也在杭州推出。業內人士認為,這些快時尚品牌巨頭不約而同選擇進入童裝市場,可謂應對整體行業遭遇下滑趨勢的轉型之策。
多品牌掀起關店潮
最近十余年,以“快、狠、準”為特征的快時尚,從興起到風靡,一度引領全球時尚潮流。剛剛過去的2017年,快時尚品牌開始呈現明顯頹勢。
先是2月ZARA首次關閉中國區最大旗艦店。4月,Forever21宣布退出蘇格蘭市場。10月,又關掉日本首家旗艦店。同年8月,Gap集團退出澳大利亞市場,并宣布未來3年將關閉200家實體店。之后H&M關掉西單大悅城店,同時放棄原計劃在中國每年新增10%~15%的新實體店目標。優衣庫等品牌也相繼掀起關店潮。
從業績上看,數據反映的現實更為殘酷。
作為全球最早誕生的快時尚家族企業,H&M運營整整70年,之前多年雖也曾遭遇波折,但并未產生大的影響。去年12月,其發布的2017年Q4財報顯示:當季集團銷售額下滑4%。這是20多年來出現的首次業績下降。隨后其股價下跌15%,運營利潤率從10年前23.5%降至9.6%。
2017年,ZARA銷售額增速也明顯放緩,毛利率從2013年巔峰時期59.8%降至57.4%,股價下跌4.5%。全年業績為2008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年。優衣庫、Forever21等品牌銷售業績也表現平平。
快時尚曾憑借“上貨時間快、平價和緊跟時尚潮流”等優勢受到消費者青睞。相較于以往服裝運作模式,其不僅可提供更為多樣化的產品,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更比其他時尚品牌售價低廉,性價比高。比如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全球品牌ZARA、H&M、優衣庫以及國內Me&City、MIX-BOX等品牌,均曾以超高頻率更新速度和緊跟潮流特點,讓追求時尚者趨之若鶩。
快時尚弊端顯現
然而,最近幾年風向卻開始轉變。在全球時尚信息日益發達,網購經濟如火如荼的當下,對于年輕人而言,他們獲取時尚產品的渠道早已不再局限于實體門店,而是伴隨新的電商平臺、社交平臺衍生,呈現全新的購買與品評方式。
這樣的背景下,快時尚的弊端開始顯現,比如原創性缺乏,樣式雷同問題突出,甚至涉嫌直接拷貝奢侈品的創意。以Forever 21為例,去年一年,先后遭到Gucci、Puma等商標侵權指控。
這顯然與如今年輕消費群體更喜歡“標新立異”的理念背道而馳。他們希望通過時尚選擇彰顯自我品位和產品價值。相關市場消費數據顯示,消費者對快時尚的忠誠度始終維持在較低水平。因此,當市場從渠道到產品呈現更多選擇時,他們往往會轉向其他品牌。
以現今中國內地年輕群體的消費習慣來看,他們若想要添置一身新衣時,往往是先到社交媒體進行查詢。不少人偏愛購買“明星同款”,等收到新品時,又往往喜歡拍照或上傳視頻與“小伙伴們”及時分享。這一趨勢顯然令很多主打實體店的快時尚品牌頗顯尷尬。
開辟新的“戰場”
事實上,單純依靠線下門店的傳統快時尚品牌已很難實現盈利,而主打“超快時尚”的新興品牌出現又帶來更大的威脅。在遭遇實體門店業績下滑和超快時尚品牌不斷出現的雙重夾擊之下,快時尚服裝品牌不得不選擇轉型再出發:一方面擁抱電商平臺,另一方面希望開辟新的“戰場”。
去年,從未接觸電商平臺的H&M開始與天貓合作,而此前ZARA、優衣庫等品牌已開啟線上電商平臺之路。不過,這種線上線下雙渠道并未明顯減緩整體行業的頹勢。業內人士指出,電商平臺雖在一定程度助其解決庫存困擾,但新的電商業務帶來的新增物流成本,也無助于供應鏈的加速提升。
童裝市場狀況或許能帶來一絲希望。2017嬰幼兒及兒童服裝消費安全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大中型城市消費群體對嬰幼童服裝購買選擇方面,排在前三位的購買頻次分別是:專賣店/母嬰店、網絡平臺和百貨商場專柜,分別達71.22%、46.35%和45.08%。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二線城市嬰幼兒服裝線下實體店目前仍是消費者主要選擇。
另有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童裝市場規模達1372億。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和消費的升級,有預計稱近兩年該市場規模會突破1500億。中國產業信息網的相關分析表明,我國童裝市場正處成長期,預計最近3年童裝銷售額市場規模將呈均勻增速。
業內人士表示,以80后和90后父母為育兒主體的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正顯著提高,他們更愿給孩子帶來高品質生活,這也促進了童裝消費市場的繁榮。
盡管如此,快時尚品牌切入童裝市場能否真正挽回其業績下滑的態勢,目前仍難下定論,還需市場和消費者的檢驗。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