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反復浸泡清洗后的小龍蝦進入蒸箱后,添上配料即將登上餐桌
經過多次清淤的湖北洪湖小龍蝦養殖水塘即將迎來豐收
五一小長假來臨,小龍蝦已陸續“爬上”各大餐館的菜單,很多市民聚餐時更是離不開“麻小兒”。時值初夏,小龍蝦進入成熟期,消費旺季也到了。但北京青年報記者連日來在市場走訪中發現,今年小龍蝦入市價格飛漲。
餐廳
小龍蝦提價市民直呼吃不起
簋街是小龍蝦愛好者的聚集地,昨晚,北青報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吃小龍蝦的食客,大家感嘆以前三五人吃一頓小龍蝦只要200元左右,而現在200元的量只夠兩個人吃,有些時候甚至還不夠“塞牙縫”。
“前幾年,一盤小龍蝦也就68元,這幾年,小龍蝦價格逐年提高,隨便一份小龍蝦至少都要98元起售,知名一點的店,20只小龍蝦至少要160元起,相當于8元一只,真的比吃大蝦還貴不少。”市民張先生說,前幾天跟朋友在簋街吃了一家網紅的小龍蝦店,結賬時發現竟然238元一份,“真的快要吃不起了。”張先生說。
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市民郭女士,她說前幾天和朋友聚會叫了外賣,兩個人點了兩份小龍蝦,一大份蒜蓉龍蝦198元外加一中份清蒸龍蝦168元,再加幾個蔬菜,付款時顯示400多元。郭女士說以前覺得小龍蝦價廉味美,被稱為夜宵界的“網紅”,如今,吃頓小龍蝦人均要170元左右,完全不再平民化了。
北青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在各家餐廳或大排檔的菜單上,今年小龍蝦的價格相比往年漲了不少,20只一份的售價大部分從168元到298元不等,雖然價格偏貴,但隨著夏季的來臨,在簋街上仍有不少市民排著長隊等位。
“今年小龍蝦的拿貨價高,如今小龍蝦進貨價最低每斤40多元,好一點的蝦要60元一斤,如果按每份20只的小龍蝦售價最低168元計算,除掉人工成本,利潤十分低。此外,店里用的油、配料都是一次性的,成本也非常高。”簋街上一家經營小龍蝦的餐廳負責人透露,開店越多競爭也越來越大,但簋街上一直有忠實客群,商家不可能用普通品質的小龍蝦來代替,因此漲價就在情理之中了。
水產市場
小龍蝦進價漲幅在25%左右
經歷了去年的斷供瘋漲,今年的小龍蝦迎來了“十年來最早上市期”。4月份,各大小龍蝦市場就開始批量上市,但由于“倒春寒”的低溫影響,成熟版小龍蝦大批量出塘時間將推遲至5月。
對比新發地市場小龍蝦的價格同比數據不難發現,去年4月均價16.5到23元/斤的小龍蝦(無規格)到了今年4月一度飆升至均價37.5元,雖然近日回落到30.5元/斤,但是同比去年仍有30%以上的漲幅,價格波動劇烈時甚至翻了一倍。
在北京京深海鮮市場,兩蝦(一兩以上重量,50克/只左右)的價格已經到了62元/斤。一位攤販老板介紹,五一過后將進入小龍蝦的集中上市期,之前由于供不應求,小龍蝦的價格隨之上漲。“三年前個頭大一點的成熟小龍蝦,以6到8錢重為例,進價每斤20多元,今年同一規格的小龍蝦剛上市就已經30多元一斤了,價格上漲25%。但是來進貨的餐廳并不見少,現在每天銷售總量都在500斤上下,說明愛吃小龍蝦的人越來越多。”
養殖基地
氣溫偏低影響了小龍蝦產量
據《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7)》數據分析,小龍蝦主要產于長江中下游地區,湖北、安徽、江蘇、湖南、江西等5個主產省產量占全國產量的95%左右。其中,湖北省養殖規模最大,占全國近六成。
今年湖北省潛江市、洪湖市等主產區的小龍蝦價格持續上漲態勢,洪湖一位小龍蝦養殖戶李先生介紹,由于今年小龍蝦加工企業、餐飲店、商販需求都很旺盛,行情火爆,一箱小龍蝦幾個商家搶購的情形很常見。很多養殖戶和公司看到了市場機會,因此,包湖養殖小龍蝦的土地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承包費用也在逐年上漲。
“今年我的小龍蝦塘面積翻了一倍。”李先生說,這是當地不少有能力的養殖戶一致的選擇,“不過今年溫度比去年要差一點,小龍蝦的產量還沒達到去年同期的量。目前新蝦還沒有對外批發,等到了5月上中旬成熟期,小龍蝦大批上市后預計價格會有所回落。”他表示,目前價格漲幅按平均價格來算比去年提高了20%左右。
在每日優鮮水產采購總監王帥眼中,本來就熱的小龍蝦消費市場今夏由于世界杯,需求量將進一步加大。“今年計劃全年供應1億只小龍蝦,而去年我們的銷量是不到2000萬只。但今年有足球世界杯,去年的供貨數量只怕還不夠賣,除了天貓京東,很多球場都在預訂小龍蝦。”據了解,原本四五月才是訂貨季,很多經銷商早在3月份就下手謀劃今年一年的貨源,這也是3月份開始小龍蝦價格被推漲至歷史最高峰的一大原因。
在小龍蝦銷售火爆的同時,也有市民擔心小龍蝦的安全和衛生問題。其實在4月初,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小龍蝦產業分會在北京成立,對市場釋放出小龍蝦“規范化、標準化”的正式信號,初步建立了新的小龍蝦行業規格的統一標準。比如,將蝦規范成6種規格,按照蝦的重量,來對應“小號、中號、大號、特大、兩蝦、蝦王”為建議商品名。據悉,后續針對小龍蝦價格、運輸、儲存等環節,協會還會提出更多的行業標準,確保舌尖安全與品質。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