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賣礦泉水都能有不錯的收入--特色小鎮雁洋鎮的綠色“山水經”
曾經,離開大山是雁洋人的唯一出路。如今,靠山吃山,窮山僻壤躋身國家級特色小鎮;曾經被當作老大難問題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變成搶手的“緊俏人才”。特色農業與特色旅游有機結合,聚集起人氣、財氣,農、工、貿、旅全面開花,村民在路邊支個攤賣礦泉水都能有不錯的收入。
三高農業+特色旅游,窮鄉僻壤變“十分鐘風景圈”
雁洋鎮位于廣東、福建、江西三省交界的梅州市梅縣區,距廣州、深圳5小時車程,“八山一水一分田”,名副其實的窮鄉僻壤。
“先天不足并不能制約我們的發展。”雁洋鎮鎮委書記王宏基說,“雁洋鎮走三高農業(高質、高產、高經濟效益)與觀光旅游有機結合的路子,形成文化旅游特色,成為梅州市第一個GDP億元鎮。”
2016年10月,雁洋鎮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巍然聳立的五指峰下,千年古剎靈光寺、古色古香的客家村落……走在雁洋,三步一景五步一畫,美不勝收。
從梅縣中旅公司一個普通導游,到陰那山旅游度假區總經理,曾振華一路走來,見證著雁洋鎮特色旅游的成長壯大。他說,雁洋鎮沒有名山大川,原本談不上什么旅游資源。立足農業,融合客家文化,我們走出了獨具一格的特色小鎮之路。
“雁南飛、雁鳴湖這些風景名勝,并非天然存在。我們把大面積種植茶葉、柚子等經濟作物與農業生態旅游有機結合,打出了名氣。”雁南飛茶田公司總經理謝斌說,雁南飛是靠租賃300畝山地種茶起家,逐步升級為三高農業,再結合農業觀光,發展成旅游度假區,農業和旅游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如今,依傍陰那山五指山,“十分鐘風景圈”已經形成。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著1家國家5A級景區、3家國家4A級景區。
整合農莊聚人聚財,“路邊賣水都能有不錯的收入”
茶山、果園華麗轉身為公園,農產品升格為旅游紀念品。三高農業+特色旅游,聚集起人氣、財氣。2016年全鎮接待游客746萬人次。
借助金柚種植基礎,南福村整合125戶330多個小莊園3000多畝金柚果園,打造“柚海飄香”休閑金柚公園。陰那村整合千畝茶田,形成“茶海觀峰”休閑茶園,正在申報國家級3A旅游景區。
南福村村支書黃開志承包了60畝柚園,年銷售額達到100萬元。“我們規模化種植柚子,又給城里人提供了觀光地。旅游業帶來游客,打開了柚子的銷路。”他說。
“雁洋鎮七八千戶人家,跟柚子、茶葉相關的就有三四千戶。27個村,三分之二都帶動起來了,全鎮開了300多個農家樂。”王宏基說,“全鎮種了3萬多畝沙田柚,大部分都是游客買走了。人氣旺了,村民在路邊賣礦泉水都能有不錯的收入。”
鎮長劉志剛曾在相鄰的丙村鎮工作多年。兩鎮對比,劉志剛說:“丙村鎮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在八九十年代,工業發展很快。近些年雁洋鎮通過發展文旅產業,實現了反超。”
雁洋小鎮已誕生了3家A股上市公司“梅雁吉祥”“寶新能源”“超華科技”,1家美股上市公司“卡萊橡膠”,1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嘉元科技”。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6.21億元,“兩稅”收入9.1億元。
以產聚人,剩余勞動力變“緊俏人才”
農業生態旅游為當地經濟注入活力,也讓農村“剩余勞動力”變成了“緊俏人才”。僅在雁鳴湖景區,就吸納周邊500多村民就業。
楊文平辭掉梅州城區的工作,來到雁鳴湖度假區當廚師,一干10年,從廚師一路晉升到總經理。“雁洋鎮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客人都是從大城市來的,眼界視野開闊。在這里工作一點都不會感到閉塞。”楊文平說。
29歲的余燕燕是江西籍外來媳婦,兩年前從深圳工廠辭職,當上雁南飛度假村服務員,每天騎摩托車上下班只要7分鐘。“在深圳一個月掙3000多元,現在掙2500元,但幸福感強多了。”余燕燕說。
作為國家級特色小鎮,雁洋鎮正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模式,補齊補強公共服務,計劃投資45.9億元,謀劃23個基礎設施項目,其中鎮小學將按照市一級學校標準建設,鎮中心衛生院將按二甲醫院標準規劃建設。
雁洋鎮團委書記陳施思從暨南大學畢業,在東莞銀行工作兩年后,考上雁洋鎮公務員。她說:“2020年高鐵進鎮,我們雁洋小鎮將進入全國視野。”(新華社記者周強、呂光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