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費大幅上漲:一邊"亂花錢"一邊"喊缺錢"
發布時間: 2014-08-07 14:10:46 | 來源: 新華網 | | 責任編輯: 君君
部分高校舉債辦學 資金使用缺乏有效監管
1999年高校擴招后,大部分高校都開始擴建新建校區,一系列的大拆大建大部分是通過貸款來完成。雖然各省都出臺了一些償還貸款的補償辦法,但各高校仍負擔大量貸款。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末,寧夏4所高校債務余額達4.93億元。廣東省在2007年一次性清償近150億元的高校債務。廣東省教育廳基財處處長蔡文雅說,清償之后,廣東高校校均貸款余額從3億元下降至1億元。
知情人士透露,少數高校甚至資不抵債,每年收上來幾千萬學費,賬面上的錢全部被銀行截留,學校發展困難。有的學校多年無收支結余,只能通過流動資金貸款來維持學校的日常運轉,按期償還本息壓力大。高校承載著巨大的還債壓力,不得不減少科研投入和降低教職工待遇,最直接的影響是導致學校人才流失嚴重,教學科研質量下降。
部分高校行政機構龐雜,行政人員眾多,行政開支大。一些學校追求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建豪華校園、景觀大道,鋪張浪費。特別是科研經費浪費驚人,經費使用缺乏有效論證和監管。
“提起我們學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哪位名教授,而是花了幾千萬修建的校門。”江西一所大學大三學生王華說:“學生宿舍和自習室條件沒見多大改善,教學樓、辦公樓卻越來越華麗,還新建了一個掛著‘學術交流中心’的高級酒店。”
多位高校負責人稱,我國高校的主要資金來源是財政撥款。高校擴招后,一些省區的撥款沒有跟上,學校只能依賴貸款和學費。
加強資金使用監管 開源節流規避高債務風險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在合理適度提高學費的同時,高校應該同步完善貧困學生資助體系,實現辦學經費來源多元化,建立合理的教育培養成本分擔機制,政府部門要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管,高校內部要健全財務約束機制,有效規避高債務帶來的風險。
寧夏教育廳高教處負責人建議,要制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對開支項目設定標準,防止其他投入擠占教育培養成本。在此基礎上,建立高校成本報告制度和成本管理評價體系,為學費上漲幅度提供客觀依據,也為主管部門評價教育經費投入效率提供重要依據。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建議,高校在經費使用上應有論證和監督體系,要加強責任主體的管理,領導者要樹立節約成本的意識,避免不必要的大拆大建行為。對于目前高校面臨的高負債問題,應健全和強化財務約束機制,隨時掌握和了解自身的財務風險指數努力將債務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