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低碳生態智慧城發展模式新探索
發布時間: 2014-09-17 14:14:16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4、逐步創新管理體制
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是低碳生態城建設發展的制度保障。河西逐步探索出了一條長效管理的新機制。第一、完善綠色建筑管理辦法。近期已會同市住建委、市規劃局等部門,制定了《南京河西綠色生態示范城區綠色建筑管理辦法》,從立項設計、施工驗收、運營管理等重點環節入手,建立面向基本建設全流程的綠色建筑長效管理機制。第二、加強機構建設。河西建立了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專家小組等機構,提高行政決策和技術決策的效能和質量。河西專門成立了南京新城生態技術工程中心,并從德國、英國等引進高層次專業人才,建立國際化團隊,專門負責推動低碳生態智慧城工作。第三、建立資金項目管理機制。為了配套國、省低碳生態示范城區的建設,河西新城還專門建立了專項資金及項目的使用管理辦法。
5、創新引入市場機制
生態城建設如果單靠政府力量建設是完全不夠的,必須鼓勵企業參與進來,建立以政府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市場發展機制。河西指揮部下屬子公司—新城公司與遠大、寶冶等企業分別合作,創建了河西遠大能源公司以及河西公共自行車公司,推動河西綠色生態示范城冷熱電三聯供工程以及河西公共自行車工程的建設,力求以市場化運作模式推動公共設施的建設、運營和管理。
6、強化政策引導機制
法規政策引導是低碳生態城發展的堅實基礎。第一、推動立法工作。目前正積極推動《河西新城區低碳生態城條例》、《河西新城區共同管溝管理辦法》的立法工作。第二、強化計劃引導。制定了《河西綠色生態示范城區2013-2014年實施方案》,建立了包括完善四大體系,推動八大行動的項目實施計劃。第三、加強宣傳引導。省住建廳和我部聯合共建了江蘇省綠色建筑和生態智慧城區展示中心,展示中心突出科學性、先進性、應用性、科普性等四大鮮明特點,強調權威性、長期性、動態性等三大核心特色,力爭成為全國低碳、生態與智慧類技術展示、學術交流、科普教育和產品推廣的基地和平臺。
7、持續推動低碳生態實踐
工程項目是推動低碳生態城從藍圖走向現實的落腳點。河西立足實際,探索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的新模式,深入開展了涉及8個方面、34個領域的低碳生態工程實踐,這八個方面包括了復合空間、綠色建筑、綠色能源、綠色水資源、綠色市政、綠色交通、綠色生活和綠色環境等。
(1)因地制宜的規劃方案
河西新城區充分吸收國外先進城市規劃經驗,立足現代化城市新中心的定位,采取緊湊混合用地模式,規劃建設交通綜合體、社區綜合體和市政綜合體,充分利用地下空間資源,建立小網格高密度路網體系,構筑生態開敞空間體系,建立了一套適合高密度城市中心地區的低碳生態規劃方案。
(2)因地制宜的綠色建筑方案
河西新城中北部地區目前已取得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項目約100萬m2。南部示范區內預計近三年內新建綠色建筑約300萬m2,爭取100%為二星以上建筑,其中三星建筑達到30%以上。此外,為加強示范區綠色建筑與國際接軌,市民中心、青奧中心等標志性項目還開展了LEED標識的咨詢申報工作。
(3)因地制宜的綠色能源方案
河西基于地區可再生能源稟賦和濱江特點,以及周邊緊鄰熱電廠的區位條件,提出以利用電廠余熱實現熱電冷三聯供和江水源熱泵為主,輔以太陽能光熱光電、土壤源熱泵、污水源熱泵等的可再生能源系統,力爭實現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占比30%-40%的能源結構目標。
(4)因地制宜的水資源方案
河西立足本地資源條件,從優化配置供水資源,合理開發污水資源,實現城市雨洪管理等三個方面,推動綠色水資源的綜合利用。規劃提出集中式二次增壓供水模式,市政管網漏損率控制在5%-8%;近期非傳統水源利用率不小于7%—10%;采取低沖擊開發模式,減少城市降雨徑流量,涵養地下水,盡可能地收集利用雨水。
(5)因地制宜的綠色市政方案
河西通盤考慮地區豎向關系,基本實現了區域內部的土方平衡。在道路設計中,根據當地地下水位較高、土壤滲透系數較差的水文地質條件,審慎探索低沖擊開發的綠色道路設計模式。全面推動生態堤岸和綠色照明工程建設。
(6)因地制宜的綠色交通方案
河西建立了包括地鐵、有軌電車、常規公交、公共自行車等在內的綠色交通體系,推動多種交通方式之間的“零換乘”系統建設。規劃綠色交通出行率遠期達到80%,公共交通站點300米覆蓋率達到70%,區域內獨享路權的慢行交通路網密度達到4.2公里/平方公里,支路網間距150-200m。
(7)是因地制宜的綠色生活方案
強化開放空間、公共設施的可達性,形成以“5分鐘便民圈、10分鐘生活圈、15分鐘就醫圈”為目標的幸福都市三年行動計劃,推動綠色社區、綠色校園、綠色醫院的建設,使綠色真正走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8)因地制宜的綠色環境方案
加強基地原有水系的保護,確保開發前后河道面積不減少。合理安排綠地開放空間系統,推動城市生態公園、魚嘴濕地公園、魚嘴公園、文化體育公園、秦淮新河風光帶建設,在水、能源、植被、材料等方面融入低碳生態理念。積極推動立體綠化工作。
作為國家綠色生態示范城區、江蘇省唯一的省市共建綠色生態示范城區,河西新城區將借助國省支持,將河西已建立的這套集“指標、規劃、技術、管理、市場、政策、行動”等七位一體的低碳生態智慧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行體系在全國范圍內可復制、可推廣,力爭成為中國低碳生態智慧的先鋒樣板城市,并建立起以河西國家綠色生態示范城為樣板的低碳生態智慧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模式。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