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水庫等水利工程社會公益性
發布時間: 2015-05-06 10:48:25 | 來源: 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 | | 責任編輯: 君君
水利樞紐工程通常是水利工程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利樞紐按承擔任務的不同,可分為防洪樞紐、灌溉(或供水)樞紐、水力發電樞紐和航運樞紐等。多數水利樞紐承擔多項任務,稱為綜合性水利樞紐。水利工程就是水的利用與水害防止的工程,包括灌溉、防洪、排泄、蓄洪、航運等。
水利(力)工程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具有廣泛性公益性、投資規模大、項目類型多等特點。
開發水利、水電資源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水利是農業發展的命脈,水電“永不衰竭”的清潔能源是經濟發展血液的一部分,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我國水利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有力地保障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水利工程體系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現在與將來一定為社會發展與進步做出不可或缺的貢獻,有助于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無法估量的社會公益性是第一位也將是永恒的。
1. 防洪減災保護人的生命權是第一位
我國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在自然災害中水災是造成的人類生命災害是首位的,其次旱災,強風暴臺風、地震和海嘯等。
如黃河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一個偉大搖籃,歷史上黃河又是一條多災多難的河流,多沙、懸河、善淤、善徙、善決。特別是下游,洪水決溢十分頻繁,“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2. 水利興利除害,保障工農業的發展與飲水安全
我國特殊的自然條件和水資源條件決定了農業生產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灌溉,水利工程保證著我國農業一直處于較高的增長,水利對支撐和保障糧食增產的作用更加突出,保證了國家糧食安全。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水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水利基礎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水利發展改革惠及億萬人民群眾。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保障了國民經濟3倍于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的高速增長。中國現在以占全球6%的淡水資源、9%的耕地,保障了占全球21%人口的溫飽和經濟發展。我國累計解決了2.72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到2013年底,國家將全部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3. 水力發電是最大的綠色可再生能源
3.1 大力發展水能資源利用
在全球能源供應短缺與國內能源危機的背景下,水電開發顯得尤為重要。水電是可再生能源,水電開發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是優先發展水電。
我國是世界水能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目前經濟開發利用率僅為26%。水電開發現狀和能源結構以及能源需求,大力發展水電既是我國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日前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能源領域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從1949年的2334萬噸標準煤,增長到2008年的26億噸標準煤,增長110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產國。目前我國能源自給率保持在90%以上,保障了國家能源安全。此外,我國能源結構不斷優化。從1952年到2008年,煤炭在能源消費總量中所占比重從95%下降到68.7%。水電、核電、風電和天然氣等優質能源比重提高了11.7個百分點。全國水電裝機達到1.72億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我們不僅保證了自己的煤炭需求,而且還對外提供出口,包括焦炭,年最多出口超過9000萬噸,我們也是世界上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
國家已經制定了新的能源發展政策。國家能源發展政策明確了優先開發水電是今后電力發展的方向。我們在進行水力資源規劃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逐步有序的來開發我國的水力資源。在水力資源開發中還要解決移民問題、環保問題等等。
3.2 水力發電已經成為當今人類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幾乎所有的水利樞紐工程包括防洪為主的水庫都兼有水力發電。
水能利用在古代中國和古文明國家中以簡單機械應用水流能量舂米、磨粉或提水灌溉等可追溯到兩千年前,水力發電是20世紀人類社會文明和科學技術發展提高的標志之一。我國水庫的建設也從初期防止洪澇災害到水能開發利用兼民生水利的發展過程。同時,以水力電力為主的大壩同時肩負著流域防洪水量調配等多項功能。如黃河干流的龍羊峽、劉家峽在防凌減淤,調水調沙特別是水量調度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而小浪底水庫以防洪防凌減淤為主的,在調水調沙和水量調度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特別是防止黃河斷流是其新功能。
世界各國都把開發水電作為能源發展的優先領域,全球有55個國家50%以上的電力由水電提供,其中24個國家這一比重超過90%。目前,發達國家水能資源已基本開發完畢,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水電開發程度都超過80%。許多發展中國家大力開發水能資源,如巴西水電開發在電力建設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0%以上。
實際上,發達國家的水電開發的步子也只是變緩了。中國大壩委員會提供的最新材料表明:目前世界上有165個國家已明確將繼續發展水電,其中70個國家在建總裝機為101GW,110個國家規劃建設338GW。
低碳發展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也是人類社會文明的要求,水電等綠色能源能夠起到極大的作用。在能源危機、氣候危機的大背景下,我國的工業化必須走出一條低能源消耗、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這個新型工業化的核心就是低碳化,即“低碳工業化”。發展低碳經濟,必須大力發展低碳技術、低碳產業、調整能源結構和經濟結構,發展替代能源,改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走低碳工業化道路是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核心。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