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剿電信詐騙 守護百姓錢袋
發布時間: 2016-01-27 16:58:44 | 來源: 六安新聞網 | | 責任編輯: 沈曄
近年來,網絡電信詐騙案件呈高發態勢,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此類詐騙通過短信、電話、網絡電話、互聯網等傳播媒介,以虛構事實或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1月26日,記者從市公安局金安分局獲悉,該局堅持下先手棋,打主動仗,積極采取措施,狠抓宣傳防范,深化電信詐騙防范工作,有效遏制發案,保障群眾財產安全。以期形成全警動員、全民參與的防范宣傳電信詐騙的良好氛圍,取得良好的打防效果。
據介紹,電信詐騙的特點主要有:作案時空范圍廣,跨省、跨境、跨國犯罪比較突出。犯罪團伙一般采取遠程的、非接觸式的詐騙,受害人無法描述嫌疑人的人數和體貌特征。
團伙作案反偵查
犯罪團伙內部嚴密,他們采取企業化的運作,分工很細。有專人負責購買手機,有的專門負責開銀行賬戶,有的負責打電話,有的負責轉賬。同時相互保密,下一道工序不知道上一道工序的情況。另外,電信詐騙犯罪分子作案使用的手機也全部是無須身份證開戶登記的,開設的銀行賬戶多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難以在短時間查明嫌疑人真實身份。
該局在2015年偵破的一起案件中,抓獲團伙成員4人,該團伙組織嚴密、分工明確,通過網絡購買他人的個人信息,其中包括銀行卡信息、身份證信息及綁定的手機號碼信息等情況,后聯系他人制作出虛假身份證件,通過該假身份證至通訊運營商處辦理補辦手機卡的業務,補辦被害人的手機卡號后,通過該手機號碼獲取短信驗證碼,隨后利用網絡進行消費、支付、轉賬,通過多種方式將他人銀行卡內錢財盜竊。被害人分布于北京、鄭州、武漢、六安,涉案金額共計15萬余元。
科技提高手法隱蔽
電信詐騙多利用手機、互聯網、電話為載體,使用群發器、設立虛假網站等來行騙,嫌疑人在一個固定地點安放群發器、選擇好手機號段后,以群發器或網絡群發自動發出短信,侵害對象的范圍大幅增加。受害人一旦回應,便迅速轉入對方人工臺,嫌疑人便使用各種伎倆進行對話行騙。詐騙分子利用網絡電話,操作的服務器和IP地址大多在境外,事先在電腦上裝上一種叫“任意顯”的軟件,可以讓對方電話或手機隨意顯示電信、公安、法院等部門號碼。
取款迅速難查控
一旦有人受騙,將錢匯入其賬戶,嫌疑人便會快速將錢跨省區域、跨行進行分散轉賬。當天跨省或在境外使用數十張甚至上百張銀行卡在多個ATM機上將錢全部取走。
信息詐騙手段翻新速度很快,從詐騙借口來講,從最原始的中獎詐騙、消費信息發展到綁架、勒索、電話欠費、汽車退稅等等。犯罪分子總是能想出五花八門的各式各樣的騙術。
比如“你猜猜我是誰、你知道我是誰嗎,猜猜看嗎”大家可能都接到過這種詐騙。這種剛開始大家也覺得很奇怪這種騙術能騙到錢嗎?確實能騙到錢。因為很多人在做生意,互相之間有錢款的來往,咱們倆做生意說好了我給你打款過去,正好接到這個短信了,我就把錢打過去了。甚至有冒充電信人員、公安人員說你涉及販毒、洗錢等等,通過這種辦法說公安機關要追究你等等各種借口。騙術在不斷翻新,翻新的頻率很高,每天都在產生新的騙術,令人防不勝防。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安機關在破獲的無數詐騙案件有一個共同的規律,詐騙犯說出一朵花來,無論花言巧語,無論手法如何翻新,最后都要落到一個點上,就是犯罪分子都要受害人的銀行卡、密碼和賬號,無論騙術是什么最后都會落到這一點上,因為他就是要錢嘛。
該局民警提醒廣大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面對誘惑不貪便宜、不匯款、不給錢,千萬不要輕信那種來歷不明的電話、短信,千萬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銀行卡的信息,如果你有疑問的話,要及時打電話給公安機關,哪怕向你的親友、記者以及比較有見識的人詢問一下、了解一下、核實一下。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