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發展之路如何走?
發布時間: 2018-01-10 14:41:59 |來源:六安新聞網 | |責任編輯: 沈曄
近年來,我市受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內經濟“三期疊加”的影響,特別是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的雙重約束,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實體經濟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為讓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市制定多項政策,積極想辦法,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提振發展信心,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落戶企業達150多家,建成投產企業近百家,規模以上企業27家,超億元產值企業20多家,現已形成一條涵蓋液晶模組、電子線路、電子結構件、電子材料、精密電子模具、精密加工的完整電子信息產業鏈。舒城縣杭埠鎮,在振興實體經濟發展進程中,以培育中小配套企業為新動能,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園區項目產業化、產業園區化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近5年來,杭埠開發區工業產值、財政收入等主要指標年增長均達100%以上,正在向建設千億元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目標邁進。
像杭埠開發區這樣的還有很多,面對新形勢下出現的諸多困難,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省委要求、市委部署,緊密結合實際,始終把振興實體經濟作為全市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著力推進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實體經濟發展總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龍頭項目推進實體經濟新發展
積極扶持龍頭企業。深入實施“個轉企、小升規”和“百億企業培育、十億企業成長”計劃,加快龍頭企業培育。支持應流集團高性能合金材料制備及成形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獲得國家級創新平臺獎勵資金、江淮電機獲批組建安徽省電機工程研究中心。應流小型渦輪航空發動機及特種裝備動力應用項目獲批第二批省級重大新興產業專項。對技術改造示范項目給予獎補,全力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提升行動,推動骨干企業技改擴能、提質增效。
切實降低企業成本。積極落實國家、省結構性減稅和降費政策,繼續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稅負、人工、社保等成本。去年10月份再次動態調整六安市市級涉企收費清單,與調整前相比減少28項,減少34.1%。及時落實調整電價結構政策,自去年7月1日起一般工商業用電價格每千瓦時降低1.35分。下調天然氣價格,自去年9月1日起工商業天然氣銷售價格每立方米由3.30元降低為3.19元,自去年9月8日起車用天然氣價格由3.63元下調至3.49元。研究制訂調整市區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等級使用范圍及稅額標準,著力降低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
推進振興實體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我市著力提高供給質量,激發實體經濟活力,積極強化對重點企業以及工業用電量、庫存率、產銷率、利潤率等主要指標的監測調度,定期召開全市工業經濟運行調度會,提前做好預報預統預審工作。集運行監測、政策宣傳、項目申報為一體的省工業云平臺,實現全市規模工業企業全覆蓋。及時發布了六安市2017年工業項目投資導向計劃,有23個重點工業項目納入市領導聯系幫扶內容。建立全市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庫,動態收錄115個項目,計劃總投資868億元,其中2017年計劃投資194億元。星瑞齒輪高端商用車變速箱、迎駕野嶺產業園、中財管道二期、中至信家居二期、寶業綠色建筑產業園、富美醫療、沃特瑪新能源汽車基地以及舒城杭埠電子信息集群一批項目、金寨光伏制造集群一批項目建設順利。預計全年完成工業投資425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300億元,同比增長15%。
產業轉型升級成為新常態。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出新、品質更新。新增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1個、“安徽工業精品”6項、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標準化示范企業3家。16件作品入圍安徽省第四屆工業設計大賽終評。推薦7項產品申報安徽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薦6家企業申報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推薦7家企業申報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倡導智能制造的新型生產方式,引導企業開展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改造,建成省級智能工廠6家、省級數字化車間3家。開展生產經營困難企業和僵尸企業摸底調查,摸排出困難企業100余戶,按照“五個一批”方式,開展處置幫扶工作,目前,90%的困難企業已重新煥發活力或快速實現投產;對全市涉鋼企業開展全覆蓋的梳理排查,逐一核實是否存在違規落后產能,發現后快速拆除六安順發冶金裝備有限公司的4套8臺中頻爐和安徽金安不銹鋼鑄造有限公司的2套4臺中頻爐。積極開展暖企活動激發新活力。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制造強省決策部署和各項惠企利企政策。
優化環境搭建產業發展新平臺
近年來,我市認真落實“中國制造2025安徽篇”,加快出臺《中國制造2025安徽篇〈六安實施方案〉》,以推進重點行業和骨干企業信息化應用為切入點,發揮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重點產業的信息化建設,開啟了“六安制造”新時代。
今年以來,我市全面貫徹落實制造強省系列政策。制定《六安市制造推進工程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分解全市制造業發展目標任務,強化措施保障。根據省政府制造強省的有關政策,積極申報項目,爭取支持,去年10月份共116個項目獲得制造強省獎補資金7875.2萬元。加大市工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力度,去年8月份對全市478個項目給予1.05億元資金支持。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不斷完善考核機制,實行財政性資金存放于貸款規模掛鉤,激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結合暖企行動,深入開展銀企對接,去年7月份以來,全市組織各類銀企對接活動20余次。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定期調度通報各縣區及各金融機構的投放情況,促進金融機構努力實現“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投放“三個不低于”等目標。圍繞增強薄弱環節金融服務,著力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大力推廣新型“政銀擔”合作,完善“稅融通”業務,建立續貸過橋資金,緩解企業融資難題。新型政銀擔貸款2017年新增556戶、22.8億元,“稅融通”2017年新增3.9億元。9月底全市新增貸款248.4億元,完成年度預期目標180億元的138%。
積極發揮產業基金引導作用。出臺了《關于促進市本級股權投資基金集聚發展的獎補意見》,市財政共安排14.5億元資金設立大別山振興產業發展基金,現已按“母基金+子基金”模式運作,設立6支子基金,投資市內項目9個、1.3億元。
科技創新發展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大學科技園核心區一期工程已完成外部主體工程,進入收尾環節,預計年底交付使用,核心區二期工程8.6萬平米以PPP模式由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施工。新引進新桐傳媒、趕山網絡等項目16個,園區簽約項目總數達94個,申報與獲批自主知識產權達70余項,帶動就業達473人,在孵企業實現總產值4649.4萬元。成功申報星火創咖等4個眾創空間獲得省級認定,認定市級眾創空間4個。成功爭取我市奧林園藝、舒城稻米2家企業的星創天地入圍國家級“星創天地”。
加快“三重一創”建設。市政府出臺《支持“三重一創”建設若干政策》,加大市級政策資金支持力度。積極爭取省“三重一創”項目資金支持,獲省“三重一創”專項資金支持5637萬元。確定舒城杭埠經濟開發區基礎電子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先進裝備制造業集聚發展基地為市級第一批戰新集聚發展基地,開展市級試點。持續推進省級重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5億元,實現產值167.6億元,增長18.3%;金寨縣先進光伏制造重大試驗工程完成投資43億元,實現產值28億元。
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按照新修訂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高新技術企業標準及申報認定工作指引的專家培訓,為企業答疑解惑,提供面對面服務。積極推薦具備發展潛力的企業進入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建立市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把入庫企業分為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并針對不同時期企業的發展實際,提供全程的點對點服務,為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儲備后續力量。推薦申報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企業90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100家。
完善科創獎勵政策。按照《六安市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各縣區申報的市本級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進行審核公示,兌現2017年市本級創新驅動各類獎補資金1126.4萬元,對市創新型企業、優秀和新建市級專家大院、優秀和新認定市級創業鏈工作站、優秀和新建市級農業科技園區、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新技術企業、優秀科技特派員、優秀首席專家等進行獎補。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