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見了,道路變寬了,違建拆除了,通行更暢了……”自開展愛國衛生7個專項運動以來,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精準發力,深挖問題點,巧用“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法,以點帶面,合力攻堅,縱深推進愛國衛生專項運動,繪就“大美巧家”新藍圖。
治理環境做“加法” 黨員引領人人參與
自愛國衛生專項運動啟動以來,巧家縣把網格化管理作為最根本保證和最關鍵措施,建立健全以愛衛行動為主的網格化管理體系,用“小網格”織密城鄉愛衛行動“大網絡”,形成“全黨動員、全民參與、全域推進”的工作格局。
聚焦餐飲服務環境“不達標”、農貿市場“臟亂差”等“老大難”問題,巧家縣組建“凈餐館、管集市”專項行動黨員先鋒突擊隊34支,吸納市場監管局、城管執法局、農業農村局、住建局、衛健局等牽頭單位、配合單位和其它網格責任單位黨員干部668人,大力開展“凈餐館、管集市”專項整治。
為動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參與愛國衛生專項行動,形成“全黨動員、全民參與”的工作格局,巧家縣充分利用“鶴舞金沙·精彩巧家”黨員志愿服務平臺,以支部黨員為骨干,發動1.1萬余名黨員和9000余名村民群眾成立城區黨員志愿服務隊106支、農村黨員志愿服務隊178支,結合開放性“主題黨日”下沉網格單元中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820余次。
清潔宜居用“減法” 人居環境“變顏換色”
小康不小康,廁所是一樁。今年以來,巧家縣相關職能部門和16個鄉鎮進一步加快推進衛生廁所改造工作,確保“建一座、成一座、用一座”,切實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為縣城和鄉村同時按下“美顏鍵”,建設清潔宜居、文明和諧的“大美巧家”。
179個鄉村,16個鄉鎮的干部入戶調查摸底,傾聽群眾意愿,反復向群眾宣講政策,幫老百姓分析旱廁污染危害和冬季如廁、洗浴等困難,算好健康賬、經濟賬,村民們的觀念逐步得到轉變,從過去的“要我建”變成了“我要建”,紛紛自覺投入到農村衛生廁所改造中來。“剛開始修廁所時,老百姓思想認識不到位,持懷疑態度,認為修不修都無所謂,又覺得修在家里很麻煩。通過我們耐心勸導,做宣傳動員,講好處、講利弊,很多老百姓主動參與修廁所。”巧家縣新店鎮副鎮長黃天軍說道。
在醫院、學校、農貿市場,原有的廁所都“變顏換色”,穿上了“新衣”。“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廁早已不是之前那種骯臟簡陋、臭味熏人的簡易廁所了,基本上都是水沖式高檔公廁,不光造型美觀,還實行全天候保潔,密閉封蓋化糞池,基本不會影響到周邊環境衛生。”縣城管部門一位工作人員說。“學校原來的廁所是定時放水式的馬桶,現在是按鈕式的馬桶,連水龍頭都是感應式的,衛生環境都大變樣了。”巧家縣新華小學的小學生感慨。
聚焦宣傳做“乘法” 發出“黨建最強音”
自今年4月第32個愛國衛生月啟動以來,巧家縣圍繞健康生活杜絕陋習、愛國衛生防疫宣傳、環境衛生整治等方面開展活動,以106個縣城區域網格和178個農村網格為愛衛行動宣傳網格,充分利用村組大喇叭、“微巧家”“巧家黨建”等微信公眾號、巧家電視臺、戶外LED顯示屏、社區宣傳欄等,推送《巧家縣愛國衛生專項行動倡議書》,大力宣傳全縣愛國衛生專項行動的目標和要求,并普及外出就餐防護注意事項,引導全民使用“公勺公筷”,倡導文明就餐新風尚,引導群眾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營造“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的良好氛圍。同時,探索建立“紅黑榜”等定期公示制度,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廣泛動員和引導群眾參與到愛國衛生專項運動中來,讓每個人都成為健康第一責任人,讓愛國衛生專項行動宣傳在全縣鋪開。
破除陋習做“除法” 踐行文明新風尚
圍繞破除農村衛生習慣差、亂堆亂放、亂扔亂倒等陋習,巧家縣精準施策,通過以“黨旗引領、群眾主體、部門聯動、制度保障”的方式,調動“全民總動員”,凡有礙觀瞻、影響形象的一律整治清除,凡有污染的一律整改落實。
在巧家縣城,黨員干部自帶掃把、夾子、鏟子、手套等對樓道內電動車和廢棄物、流動廣告牌、亂貼亂畫的小廣告等進行全面清理,不留死角,對小區公共區域,進行精細化擦洗、消毒,清理衛生死角。組織志愿者在主城區干道兩旁,引導群眾文明出行,勸導車主們要有序停放車輛,大大減少了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同時,在城區定點投放“藍、紅、黃、綠”分類垃圾桶,促使人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一位在縣城居住多年的老人說道:“以前的大垃圾桶臭味很濃,給附近住戶造成很大困擾。現在分成四個分類垃圾桶,味道也沒有了,很干凈整潔,環境也變好了。”
在巧家的鄉村,全面推行村民“積分制”管理,村民每月可用積分到“愛心扶貧超市”換取菜油、洗衣粉等生產生活物資,引導群眾革除陳規陋習,養成良好習慣,提振精神面貌。“愛心扶貧超市讓老百姓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整個村的人居環境有了很大的提升。”巧家縣藥山鎮麥坪村駐村工作隊員向清銀說道。截至目前,巧家縣試點成立“愛心扶貧超市”27個,累計兌換物資270余萬元,惠及群眾50000余人。(余朝波)
(責任編輯:黃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