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區區委常委宗紀昌接受中國網專訪
發布時間: 2015-09-13 16:19:35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沈曄
2015綠色發展與創建生態文明新標桿表彰儀式正在舉行中,我們有幸邀請到其中的優秀城市代表——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的區委常委、區國土城建水務局局長宗紀昌做客中國網,和廣大網友一起分享高明區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的先進舉措及成功經驗。
主持人:首先恭喜高明區西江新城榮膺2015年創建生態文明標桿城市,請宗常委簡單介紹一下高明區西江新城的基本情況。
宗紀昌 :這次論壇的主題是城市發展與生態平衡,我也主要圍繞這兩個方面進行介紹。
佛山市高明區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西江岸邊,流經高明的西江最寬河道3000多米,其中最寬一段達5000多米,江中有一個大型沙洲。高明由于設區時間較遲、空間上受西江所隔和所承載發展功能不同,經濟發展較南海、順德等兄弟區相對滯后,開發強度略低,87%地域保留原始生態環境,而正是這一發展現狀,高明難能可貴地留下了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擁有廣佛都市一小時生活圈內最好的生態環境,這在珠三角里絕無僅有,是高明最突出、最響亮的一張品牌。基于此,高明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確立了“嶺南山林水都”發展方向:既要發展經濟社會,實現綠色發展新跨越,又要保留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健康平衡。經過多年不懈努力,高明所積聚的后發優勢逐步顯現。
在2009年,基于高明階段性發展需要,區委、區政府選址西江之濱,在老城區北側,沿著西江,拓展新城。20平方公里的西江新城范圍內水體面積占到了17%,加上超高的綠化覆蓋率,西江新城成為珠三角核心區生態環境最好的區域之一。而選址于西江之濱,奠定了西江新城大江穿城、通江達海、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新城轄內有廣明高速和佛山地鐵二號線等交通樞紐密集交匯,擬建的廣州白云聯動機場在鄰,依托西江這個黃金水道,建有客運碼頭,到達香港只需要兩個半小時,另外還有多個貨運碼頭通江達海,到達世界各地。
主持人:西江新城在實踐綠色生態發展,有哪些工作舉措,或是有什么好實踐經驗可分享。
宗紀昌:西江新城建設的時間節點,恰逢佛山市實施城市升級、升值3年行動計劃,進行城市美化、綠化,城市空間再造、城市結構進一步梳理和優化。在佛山市城市結構組團大格局下,西江新城定位為大型城市組團之一。在此背景下,西江新城依托高明綠色腹地和豐富的山水資源,立足于生態化、本土化,確立了“山水智都”發展定位,重點突出“水?綠”“水?城”韻味,打造宜居宜業城市新區。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我們主要有以下做法:
1、規劃先行。在啟動建設之初,西江新城立足于水資源豐富的特點,以水為文章,打生態優勢牌。20平方公里的西江新城范圍內水體面積占到了17%,加上超高的綠化覆蓋率,西江新城成為珠三角核心區生態環境最好的區域之一。在此框架下,西江新城憑借瀕臨西江、八公里秀麗河穿城而過的優勢,通過工程引入西江活水與新城各大湖面、河道相連接,激活了整個西江新城的水循環系統。目前,整個西江新城流動的都是西江活水。
2、綠色發展。西江新城在實施建設過程中,保留并拓活了原有水系,并加以復合利用,整個水系兼具有防洪調蓄功能,充分將城市防洪排澇功能和居民親近自然有機融合。在此原則下,西江新城秉持“讓自然流入城市”的理念,以“水”為主線,規劃并先后建成了一批水體建設項目,構建以山、林、水系、湖面為基礎的藍綠網絡格局。可以說,區內每處的300米范圍內,就可到達一個大的水體,每一處地方都是青山綠水、依山旁水,呈現出人在水中、城在水中的優美畫卷。
3、注重城鄉一體。我們在發展過程中,并沒有將城和鄉割裂開來,而是統籌兼顧、城鄉一體,在特色水資源環境營造方面,將城中村污水管網建設納入整個西江新城水系統改造之中,實行雨污分流,促使城鄉水環境融為一體。
4、注入城市發展新理念。西江新城建設融入城市發展一些新理念,作為了海綿城市的一個有益探索。系具體做法上,我們通過一是在區域上盡量降低地塊鋪砌的比例,盡量少用阻水材料,通過“滲、蓄、凈、用、排”,使雨水盡量下滲回流江河;二是消彌自然邊界,使水體與綠化融和滲透,使岸上岸下景色綠化連貫或滲透,雨水自然回流,回復原始狀態。三是利用地勢高差,南北端設置泵站,把西江水引入,形成活水繞城、自然流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