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工作進展順利
發布時間: 2015-12-28 16:33:05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君君
2013年以來,全國各地按照水利部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統一部署,緊密結合當地水資源水生態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認真做好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初步形成以水系為脈絡、以制度為先導、以水利為龍頭、多部門協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格局,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取得階段性成果。
一是以科學謀劃為前提,認真做好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工作頂層設計。各試點城市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以深化水利改革為動力,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核心,以強化流域區域水安全保障為目標,統籌配置天空、地表、地下水資源,同步推進地上與地下工程建設,全力打造水安全、水節約、水保護、水管理、水文化等體系。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以水資源、水環境剛性約束引導區域發展方式、經濟結構、產業布局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均衡。在水資源短缺地區嚴控無序建設大水面、“水景觀”等政績工程。在豐水地區積極實施活水、凈水、親水工程。浙江把水生態文明建設與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等行動有機結合。山東把水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山東”建設統一部署。
二是以改善民生為導向,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水問題。水安全、水環境問題是當前人民群眾最關注、最迫切要求解決的水問題。各試點城市積極加強河湖水系連通和綜合整治,不斷提高城市防洪排澇、水污染防治和水資源綜合利用能力,著力保障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態安全,改善城市品味和人居環境,得到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充分肯定和廣泛支持。北京密云縣圍繞首都飲水安全,重點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寧波結合近年來突出的城市防洪問題,著力加大排澇工作力度。無錫、廣州等城市針對困擾多年的水環境問題,大力實施調水引流、河涌治理,綜合運用截污導流、生態凈化、污水深度處理、河湖連通等措施提高水動力和水環境容量,全力消除黑臭水體。
三是以流域水系為脈絡,逐步構建系統完整、空間均衡的現代城市生態格局。各試點城市遵循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想,從涵養水源、修復生態入手,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鄉村、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協調解決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災害問題。重點推進河湖水系連通骨干工程建設,構建布局合理、生態良好,引排得當、循環通暢,蓄泄兼籌、豐枯調劑,多源互補、調控自如的江河湖庫水系連通體系。哈爾濱著力打造“一江兩岸,一主兩翼、南北雙廊、多點共生”的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總布局。蘇州實施河湖連通和調水引流工程,啟動了全城活水、持續活水新工程。湖北“大東湖”生態水網等水系連通項目取得顯著進展。
四是以資源條件為基礎,有序探索多種形式的水生態文明建設體系。華北地區針對水資源開發利用過度,水生態破壞嚴重的狀況,重點實施節水、產業結構調整、地下水超采治理等措施;西北干旱半干旱區,針對資源性缺水和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把嚴控用水總量、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強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作為優先任務;長江中下游、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針對水污染嚴重,局部生態退化等問題,運用控源截污、調水引流、水系連通等綜合措施,提高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東北、西南及江河源頭等生態相對良好地區,突出水資源保護與水源涵養,積極探索水生態補償機制,確保生態安全。
五是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不斷完善水生態文明建設長效機制。各試點城市建立了政府主導、水利牽頭、各有關部門參加的水生態文明建設領導機制,形成“統一規劃、全面布局、綜合考慮、分工實施”的水生態文明建設格局。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成為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三條紅線”四項指標已被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水權制度、水價機制、生態補償制度等涉水改革任務,河湖管理、水資源綜合執法等機制創新已成為水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點內容和機制保障。青海、貴州兩省頒布實施《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對水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明確要求。溫州、湖州等地出臺生態補償機制。無錫、玉林等諸多試點城市大力推行“河長制”。
六是以創新模式為重點,推動建立兩手發力的投融資機制。各試點城市在整合地方財政及水利、國土、城建、環保、交通、林業等各種渠道資金,集中優勢資源推進試點示范項目建設的同時,積極運用市場機制,搭建各種投融資平臺,不斷拓寬投融資渠道,廣泛吸引金融資本和社會民間力量投入水生態文明建設。麗水建立良性投融資機制,通過河湖綜合整治、環境改善,拉動周邊土地升值,將土地拍賣凈收益的20%用于河湖治理工程建設投資還貸。濟南建立起政府引導、地方為主、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籌資機制,投資195億元,完成203項水系連通、水源置換、截污治污、河道治理等工程。
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已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品牌。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貴州、云南、陜西等11個省相繼開展省級水生態文明創建。105個試點城市積極探索不同類型的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其中有38個試點已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7個試點進入國家海綿城市試點行列。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