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州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按照省委賦予當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樣板地、模范生的要求,堅持生態立市戰略不動搖,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湖州市、安吉縣、德清縣、吳興區先后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區命名,我市成為全省首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區全覆蓋的地市;2019年,安吉縣被確定為浙江省縣域踐行“兩山”理念綜合改革創新試驗區,以優異成績踐行了爭當美麗中國樣本的初心使命。今年3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時隔15年再次來湖州安吉考察,對湖州生態文明建設給予了充分肯定,指出“你們用實踐證明了這條路是正確的”,作出了“生態本身就是經濟”的重要論斷,強調湖州要堅定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湖州的美麗鄉村可以成為一個示范,并對湖州提出了“再接再厲、順勢而為、乘勝前進”的指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指示,讓我們倍受鼓舞、倍增信心、倍添動力。近年來,具體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保持戰略定力,擎畫“美麗藍圖”
歷屆市委、市政府堅持生態立市戰略不動搖,歷次市委全會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當好踐行‘兩山’理念樣板地模范生等出臺了一系列決定,形成了一系列指導推進和實施的政策文件。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美麗湖州建設和污染防治攻堅等領導小組雙組長,每年年初,市委、市政府高規格召開年度推進會,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實施推進。2019年5月,市委提出打造生態樣板城市大會,以“人家100分是滿分,我們100分是及格分”的標準,奮力把湖州打造成新時代美麗中國的樣本、綠色發展的標桿。堅持把生態環保理念融入到了規劃布局、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環境治理等各個領域,率先開展“多規合一”試點,嚴把空間、總量、項目三個“準入關”,明確提出了“三個服從”:即當生產與生活發生矛盾時優先服從生活、當項目與環境發生矛盾時優先服從環境、當開發與保護發生矛盾時優先服從保護。2013年以來,共對近300個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予以勸退或否決,涉及投資一百多億元,實行生態環保準入的高門檻。
二、深化全域治理,打造“美麗環境”
聚焦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新需求,以打造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實驗示范區建設為抓手,美麗城市、美麗城鎮、美麗鄉村“三美同步”為牽引,堅持科學治污、精準治污和依法治污,持續實施四輪美麗湖州建設“811”行動計劃,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環境污染全方位、全過程、全市域治理。在全國率先建立“河長制”,全域消除了五類和劣五類水體,全市77個縣控以上地表水斷面1-3類水比例保持在100%;入太湖斷面水質連續12年保持3類以上;頒布施行《湖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規定》,PM2.5濃度成為環太湖地區最低的城市;在產礦山全部創建市級以上綠色礦山,成為全國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湖州連續六年捧得“五水共治”大禹鼎,連續八年榮獲“美麗浙江”優秀市,2019年我市獲得省政府污染防治攻堅戰督查激勵,美麗浙江建設、“五水共治”滿意度測評走在全省前列,為湖州百姓提供了優質生態環境這一普惠性公共產品。全域美麗正在成為湖州最鮮明的特征、最普遍的要求、最顯性的優勢。
三、加速生態轉化,壯大“美麗經濟”
堅持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不斷拓寬“兩山”轉化通道,把“含綠量”轉化為“含金量”。近年來,洋家樂、農家樂、漁家樂等民宿經濟蓬勃發展,德清“洋家樂”、長興“上海村”、安吉“親子游”等休閑旅游品牌唱響全國,2019年全市鄉村旅游接待游客達6000余萬人次,直接經營收入123億元,全市鄉村旅游戶均年增收2萬元。如德清莫干山“洋家樂”,一張床位年產值達14萬元,老百姓形象的說“山里一張床,賽過城里一套房”;“安吉白茶”品牌價值達到41.6億元。農業現代化發展指數連續7年位居全省第1位,綠色發展指數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2位,兩次被評為全國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2019年,我市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69∶1,成為全國城鄉差距最小的地區之一。美麗環境提升了城市發展能級,催生了一批新經濟、新業態和新模式、新產業,引進“國千”“省千”人才達137名,與高等院校共建創新載體215個。
四、注重改革創新,創造“美麗經驗”
堅持立法、標準、制度“三位一體”,著力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四梁八柱”。加快地方立法,2015年率先制定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首部實體性地方法規《湖州市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條例》后,先后出臺美麗鄉村建設、文明行為、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煙花爆竹禁止銷售燃放、大氣污染防治等多部地方性法規,構建了“1+N”的生態文明建設法規體系。堅持標準引領,成立湖州市生態文明標準化研究中心和中國美麗鄉村標準化研究中心,發布全國首個《生態文明標準體系編制指南》地方標準,截止目前,已累計發布生態文明建設地方標準87項,其中10項為國家標準,成為全國唯一的生態文明標準化示范區。推進制度創新,首創的“五未”土地+“標準地”改革得到國務院大督查獎勵,生態文明標準化、綠色產品認證、“規劃環評+環境標準”清單式管理、“生態+電力”等開創了基層探索上升為國家政策的典范。啟動安吉縣“兩山”銀行試點,對重點資源開展收儲、整合和開發,拓寬生態資源變資產、資本的轉換途徑,積極打造“生態本身就是經濟”的實踐樣本。
五、形成全民共治,營造“美麗氛圍”
深入挖掘地域生態文化,建設梁希森林公園、德清生態文化道德館、安吉生態博物館群等生態文化基地。在全國率先開展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家庭等生態細胞創建,發布《湖州市民生態文明公約》,推行“生態綠幣”,激發全民參與熱情。2015年成立了中國生態文明研究院,2017年建立了浙江生態文明干部學院,專門編發中小學生態文明教材,全市黨政領導干部參加生態文明教育培訓的比例和學生環保教育普及率均達到100%,形成了時時、處處崇尚生態環保的良好氛圍,打響了“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