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空氣成像”技術的電梯按鈕
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猶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只有兩者共同驅動,才能讓創新活力充分迸發、動力更加強勁。
從量子“九章”橫空出世,到“祖沖之號”刷新紀錄,再到“人造太陽”實現可重復的1.2億度101秒等離子體運行和1.6億度20秒等離子體運行……
合肥“科技之光”閃耀背后,是科技體制改革的持續推動,是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勇于沖破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最大限度釋放科技創新潛能的決心和實踐。
改革之手點燃創新引擎
任濤,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人員。他,同時也是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創辦企業助推相關成果產業化。
兼有科學家與企業家雙重身份,任濤自稱是“沾了制度改革的光”。20多年前,科研人員想創辦企業,只能從院所辭職。而在今日之合肥,任濤非但不必辭職,院所對他的科研考核也從論文、專利,轉向產品研發、公司運營管理。不僅如此,公司注冊、人才招聘、政策對接等,合肥都提供一站式服務。
公司發展,穩扎穩打。2020年初疫情來勢洶洶之際,作為省“精準醫療重大工程”的牽頭實施單位,任濤和他的團隊全力攻堅。
像這樣過去讓科研人員“想都不敢想”的創新激勵,正越來越多地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今日合肥,科技體制改革探索,步步深入。
——創新驅動頂層設計日益健全,堅持全市“一盤棋”統籌推動科技創新,強化自主創新工作考核。
——創新支持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制定高含金量科技創新支持政策,健全科技項目管理等配套政策制度,出臺“重點產業人才7條”。
——科技管理服務體制加快改革。推動科技計劃項目管理改革,開展科研項目經費“包干制”試點,最大限度賦予科研人員項目經費使用自主權。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濃厚氛圍,天使投資基金風險容忍度提升到40%。
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
創新發展的關鍵,是科技成果轉化。
如何讓創新資源“自由流動”、讓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讓企業家和科學家無障礙溝通?合肥一刻不停歇。
走進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合肥分院,窗明幾凈,院長任以偉正在接待前來咨詢的企業。
為更好地服務科技企業,中科院重慶綠研院合肥分院專門開發了中科云數字科創服務系統,提供實時的找成果、找專家、匹配需求的對接服務,被稱為“線上中科院”。
“合肥一家本地企業在生產中急需鋰電子膜材料,而該材料此前大多依靠進口,希望能實現國產替代。”在公司提出需求后,任以偉運用中科云數字科創服務系統為其匹配對接到中科院一名院士專利技術。如今,該材料已實現小規模量產,為企業降低成本40%左右,解決了企業“卡脖子”難題。
就在中科云全心服務企業的同時,安徽創新館也在加速破題。作為全國首座以創新為主題的場館,安徽創新館自帶“匯聚創新合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使命,構建“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打造千億級科技大市場。
截至目前,安徽創新館已舉辦130多場成果轉化活動,發布創新成果1500余項。積極推進安徽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創新中心等十多個重大成果轉化項目落地。
就地交易、就地轉化、就地應用。
多年來,合肥聚焦成果轉化中的難點、堵點和痛點,出臺三年攻堅行動方案及一系列政策措施,構建應用基礎研究、技術熟化、產業孵化、企業對接、成果落地全鏈條轉化機制,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活力和效率,竭力推動“創新之花”結滿“產業之果”。
創新之泉匯成澎湃之勢
打通梗阻,搭建橋梁;整合碎片,握指成拳。
在合肥,科技體制改革帶來的成效,正在逐步顯現,創新源泉充分涌流,創新引擎加速運轉。
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合肥積極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能源、環境、大健康、人工智能等“國字號”研究平臺組建運行,建成、在建、預研11個大科學裝置。
墨子傳信、悟空探秘、熱核聚變、鐵基超導、九章計算等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成果競相涌現。
在推動原創技術產業化進程中,合肥也收獲頗豐。
中國科大潘建偉院士領銜的國盾量子,作為量子科技第一股登陸科創板;郭光燦院士領銜的本源量子,推出國內首臺自主研發工程化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源;杜江峰院士領銜的國儀量子研發的量子精密測量產品,一一補足了我國受制于人的短板。
數據無聲最有力。技術合同成交額是衡量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指標。今年1~6月份,全市技術合同吸納額118.39億元,兩年平均增長率22.17%。
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市科技局副局長吳海軍表示,接下來,合肥將繼續聚力“大攻關”“大轉化”,每年組織實施10個左右科技重大專項項目、100個左右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項目,每年就地轉化科技成果3000項,打造100個新產品(新技術)應用場景。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在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大潮中,創新合肥,蹄疾步穩,勇毅篤行。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