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宜興東氿新城
一、背景
宜興,地處太湖西岸,市域面積1996.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8.6萬,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三角寧杭生態經濟帶重要的副中心城市,經濟實力穩居全國百強縣前十。歷史上的宜興,是唐宋以來大量詩詞歌賦吟誦的理想人居環境所在,北宋著名詩人蘇軾曾詩贊“買田陽羨吾將老,從來只為溪山好”,其兩千多年形成的靈秀江南陽羨山水文化,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人居環境營建的生態人文追求。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宜興經歷了工業化和城鎮化互促發展的快速進程,是以鄉鎮經濟發展為主導的“蘇南模式”樣板,但造成了高耗能、高污染、低產出等粗放發展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獨特的山水資源和城市空間特色。2007年太湖藍藻事件后,宜興充分認識到生態治理、綠色轉型是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和歷史使命,即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實施了近湖地區企業騰退、產業轉型升級和生態修復治理等一系列行動,不斷恢復山水秀美本底,重塑了太湖重要生態屏障,獲得了“中國人居環境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榮譽稱號。
2020年,中國正式宣布碳中和目標并向全球做出實質性承諾。宜興率先錨準更高標準的“零碳城市”建設目標,遵循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新城市議程》要求,聚焦安全、韌性、包容、可持續議題,致力建設長三角全球城市區域生態宜居城,打造中國踐行碳中和行動的最佳示范城市,為高密度城鎮化地區生態敏感城市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生態宜居 幸福之城
生態之城
生態之城
二、項目描述
1.目的和路徑。打造高密度城鎮化地區生態敏感城市的綠色低碳發展樣板,建設美麗宜居城市。加快山水修復治理,形成緊湊型、組團化城市格局;打造環保產業集群,推動產業體系綠色轉型;建設低碳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推廣綠色建筑,打造低碳住區,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2.目標受益者。宜興128.6萬城鄉居民,環太湖地區約3400萬間接受益者。
3.采取的行動和措施
(1)構建低碳的山水城市空間形態
強化綠色空間管控。在“城氿相依,串聯發展”的傳統山水城市格局基礎上,劃定725平方千米生態保護空間,占比超市域總面積三分之一,形成“一山相依、雙軸縱橫、三氿映城、五廊穿城”的城市空間結構,有效增加碳匯。
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實施55個礦山恢復性整治和21個地質環境治理項目,整治廢棄礦山宕口及周邊土地973.5公頃,全面增強山體生態功能。完成太湖沿岸1.3萬畝水產養殖池塘退養,確保太湖上游總水量的60%經“過濾”后入湖,固守了太湖上游生態安全屏障,保障了太湖連續13年安全度夏。
打造全域開放共享的高品質生態園林城市。構建郊野公園-城市綜合公園-街區生活公園-鄰里口袋公園四級完整體系,建成各類公園80多個共計810萬平方米,建成區林蔭路推廣率達79%,改造近5萬平方米林下空間,顯著緩城市解熱島效應,提升百姓幸福感。
(2)創新低碳城市建設方式
以街區為單元開展綠色健康生活圈建設。結合溇港塘浦地域水鄉特色,更新打造生態景觀優良、功能復合、活力充足的濱水公共空間岸線共35.4千米,建設適合步行、尺度宜人的街區公共空間,聯動周邊老舊小區改造與環境整體提升,近三年49個老舊小區1.3萬戶居民住房條件得到改善。
實施低干預的丁蜀歷史城區有機更新。保護“河繞山轉、街隨山走、河街并行”的街區格局,以院士專家領銜、居民自發改造的共同建造方式,傳承創新傳統建筑營造低碳技術,推動小規模、漸進式、可持續的低碳更新模式。
提高綠色建筑和低碳社區品質。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比例達100%,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項目34個共計229萬平方米。推動綠色建筑運營能耗分項計量和運行智慧化管控,每年節約能耗約2萬噸標煤,減少約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建成省、市級園林式居住區86家,園林式單位116家,讓更多綠色資源“零距離”融入居民生活。
(3)推動低碳經濟轉型
促進產業體系低碳轉型。關停并轉2000多家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培育形成光伏、氫能等產業集群。
推動小城鎮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傳承陽羨山水文化,通過高碳產業治理、生態環境優化、文化資源活化利用,推動“采石之鄉”張渚鎮轉型為“茶旅文化窯湖小鎮”,“化工之鄉”周鐵鎮轉型為“太湖拈花小鎮”,“建材之鄉”湖?鎮轉型為“深氧休閑小鎮”。
創新清潔技術支撐產業減碳。依托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打造國際領先、中國最大的環保產業集群,涵蓋7大類、200多個系列、2000多個品種,企業數量超5000家,建設集綠色技術引進、孵化推廣應用于一體的“零碳創新中心”,向國內外推廣應用低碳技術。
(4)完善低碳基礎設施
深化需求側能效管理和供給側清潔能源供應。發展分布式供能和智能電網,光伏發電并網容量累計約360MW,建立清潔、高效、多元的能源供應體系。
發展高質量公共和慢行交通。城區公交站500米覆蓋率達99.5%,138個公共自行車站點共投放車輛3100輛,公共自行車日均使用次數約0.35萬次。環太湖、宜南山區建成三級綠道體系,建設健康休閑步道506條共580千米,實現小汽車使用減量,降低交通碳排。
建設行業領先的基礎設施。建成具有國際標桿性的“城市污水處理概念廠”,城鎮生活污水納管全覆蓋,污泥處置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均達100%,LED節能路燈覆蓋率超80%,城市照明設施智能監控率達100%,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明顯提高。
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統籌“綠色”“灰色”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海綿城市項目近200個,全面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建設安全韌性城市。消除城市運行重點隱患,完善城市智慧信息平臺建設,城區人均應急避難場所面積達15.5平方米,城市生命線應對災害能力明顯提升。
宜興 宜園
宜興市龍背山森林公園 綠色晨跑
宜園晨曲
三、主要合作伙伴
1.市場力量。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德國西門子股份公司為代表的環保龍頭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共同出資,組建“零碳創新中心運營公司”。
2.產學研合作。與國內外300多家科研院校合作,打造15家重大合作平臺,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460項,引育高層次人才1000多名,包括外籍院士9名、“兩院”院士19名。
3.專家咨詢。邀請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等10余家研究機構,聯合開展生態環境治理、綠色建筑、當代中國小城鎮建筑遺產保護與適應性再利用等工作,助力綠色低碳城市建設。
4.國際合作。成為國際生態低碳技術引進中國的“橋頭堡”,組建了13個國際清潔技術轉移中心,引進了100多項先進技術,與美、德、以、新、韓等國開展合作,擁有PCT國際專利120項。
四、影響
1.人居環境質量。形成“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園中”的園林式人居環境,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0.9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5平方米,建成綠色“城市會客廳”和600公頃“城市綠肺”;城區PM2.5年平均濃度為30μg/m3;地表水水質三類以上比例為88.9%。
2.綠色健康生活方式。舉辦省級以上各類賽事76項次,開展市級以上全民健身活動500多項次。建成體育健身公園665個,建立社區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制度,聘請453位指導員。
3.節能降耗。每年削減煤炭消費總量超50萬噸,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年均下降約3.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耗年均下降2%;近五年工業產值能耗下降17.6%,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30.2%。
4.綠色產業發展。建成中國最完備的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創造綠色產業就業崗位13萬多個,其中水處理設備自我配套率達98%,國內市場占有率超40%。
5.生物多樣性保護。建成龍背山生物遷徙長廊,城區水體岸線自然化率達80.7%,保有全國最多的國家一級瀕危保護樹種銀縷梅野生株104棵。
6.城市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組團化、開放式園林城市布局有效助力新冠疫情防控管理,百萬人口發病率為1.5例。20多家“環境醫院”專科企業向全國方艙醫院、集中治療點提供系統化集成化應急治理產品,凸顯宜興環保產業技術能力、實施能力和應急能力。
五、可持續性
1.形成戰略行動的廣泛共識。《宜興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實施綠色低碳發展戰略,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完善能源、水資源、建設用地等總量與強度“雙控”機制;推動改善生態環境、綠色低碳發展、美麗宜居城市、美麗田園鄉村專項支撐,持續顯化和放大生態宜居優勢。
2.健全政策保障和區域協作體系。先后出臺20余項能源、水資源、綠色交通等專項政策法規文件,形成低碳城鄉建設政策體系。作為《環太湖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行動》成員城市,協同開展太湖流域生態治理,建設長三角生態產品交易中心。
3.強化產業可持續發展機制。成立國際低碳產業聯盟(G11聯盟),打造全國最具影響力的低碳產業品牌系列活動,推動先進低碳技術的國際交流、培育和推廣。
六、可推廣性
1.低碳街區建設方式。東氿濱水宜居街區作為江蘇省5個省級宜居示范街區之一,已在江蘇全面推廣。院士領銜召開國際學術研討會,向全國推廣歷史文化街區低碳更新的丁蜀經驗。
2.環保產業技術體系。已有70多家環保產業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實施環境治理項目,“城市污水處理概念廠”與中國16個地方政府和20多家企業合作,“城鄉環境綜合體”技術應用于湖北枝江和河南遂平,“零碳創新中心”在全國各地復制推廣。
3.淺水湖泊水環境治理。推行生態修復和清淤固淤協同模式,助力無錫、湖州開展太湖藍藻防控,為區域一體化治水提供范本,可向全國淺水湖泊治理領域推廣。
七、創新
1.模式創新。在城市空間格局塑造、歷史文化街區更新、特色小鎮建設等方面,探索傳統風水、在地文化與低碳工程技術相融合的“新陽羨山水”建設模式。
2.方法創新。以全域山水生態修復與城鄉空間格局優化實現固碳,以綠色城市營建模式傳承與創新實現減碳,以綠色生態產業和基礎設施體系建設致力零碳。
3.機制創新。建立太湖流域環境保護和低碳建設的跨界協同機制,實現長三角大氣、水污染的“追本溯源”和協同治理。
4.治理創新。通過公眾參與尋求市民對低碳生活方式的支持,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共同締造,實施“點亮行動”志愿服務,注冊志愿者36萬人,志愿服務團隊1100多支。建立智慧運行和能源管理平臺,優化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的節能運行管理。
5.融資創新。設立環保產業專項基金,完善普惠融資平臺,為企業量身定制“環保訂單貸”“綠色金融債”等創新型金融產品。
6.科技創新。以水治理為核心,研發推廣“城市污水處理概念廠”、城鄉環境綜合體、生態廁所產品、水庫修復技術等行業引領性清潔環保技術。
八、項目得到的認可
1.獲得的榮譽。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德低碳生態試點示范城市”“江蘇省生態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創成“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江蘇省“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示范城市”。
2.國際認可。南宜研究院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水回用技術委員會、工業水回用分委會(ISO/TC282/SC4)的技術對口單位,為增強我國環保產業國際話語權作出重大貢獻;生態廁所產品被列入聯合國難民署廁所采購名單。
3.領導視察肯定。江蘇省省委書記婁勤儉肯定了宜興從昔日“化工之鄉”“石材之鄉”到今日生態宜居城的轉變,鼓勵宜興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扎實,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4.媒體報道。中國新聞網、人民日報、新華日報等對宜興市低碳生態建設工作多次進行報道。(圖文供稿單位:中共宜興市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