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兩天,石板沖鄉(xiāng)陶沖村和林灣村共100多畝的菊花迎來采摘期,作為兩村在致力發(fā)展村集體經濟以來的首次探索和嘗試,一朵朵金黃色的菊花宛如晴空高照的艷陽,照亮了鄉(xiāng)村振興之路。
在陶沖村老淠河河畔,80多畝的小黃菊開正盛,一眼望去,眼眸里滿是金黃。走進菊花地,近20位村公益性崗位人員正忙活著采摘菊花。不一會,整筐的小黃菊被搬上了三輪車,運送到鄉(xiāng)里的烘干車間進行加工制作。“今年長勢挺好,收入大約35萬左右,一畝我們可以收入4000多。”陶沖村村書記吳緒芳說。
此時,與之相連的林灣村村部東北方30畝沙灘地上,金絲黃菊、大黃菊爭相斗艷,煞是惹人喜愛。為了珍惜眼下這來之不易的收獲,村民們在欣賞著菊花的同時,盡力做到輕采慢摘。“早半天有露水不適宜采摘,我們村民們都是在12點左右,吃完午飯立馬就進入采摘狀態(tài)。這兩天我們每天采摘量在500斤左右。”正在采摘地村民說。
陶沖村、林灣村是石板沖鄉(xiāng)典型的農業(yè)種植村,同時兩村緊依淠河河畔。2021年冬天,為了推動集體經濟發(fā)展,按照宜商則商、宜農則農、宜種則種、宜養(yǎng)則養(yǎng)的原則,兩村班子成員集思廣益,先后去黃山、霍山等地實地調研。結合沙土土壤、光照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經多方考察,菊花種植便成了兩村發(fā)展集體經濟的共同選擇。為了把菊花產業(yè)打造成別具特色的村集體經濟,兩村利用淠河沿岸的地理優(yōu)勢,將廢棄的荒灘地進行了開發(fā)。“布苗、覆膜、施肥都是我們全程參與的。附近的村民還有附近鄉(xiāng)鎮(zhèn)的人都會自駕到這邊來觀賞。”林灣村一位村民說。
由于菊花種植不僅需要適宜的土壤、光照等自然條件,全過程的養(yǎng)護也顯得尤為重要。就目前的長勢和預估的效益來看,陶沖村今年依靠菊花產生的村集體收入達35萬左右,林灣村的收入也可以達到10萬元。兩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xiàn)了從無到有的零突破,也是對兩村勇于探索集體經濟之路、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最大嘉獎,而這100多畝的荒灘地儼然成了兩村的致富寶地。(裕安文旅)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