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李健曾在節目《聲生不息》里說,在東北有一句話叫“這個人很港”,意思是這個人很時髦,“港”代表一個標準。
在香港回歸25周年的今天,“港風”依然在時尚圈的復古潮中大放異彩,然而,“港貨”這個詞,似乎已經很少被提及,“港”字標準可以引領新時代嗎?經歷了五十多年變遷,以金利來為代表的港產品牌如今檔次怎么樣?讓我們一一揭秘!
國際市場競爭中催生的高品質基因
曾幾何時,“港貨”這兩個字,是高品質的象征。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迎來新興工業的蓬勃發展,尤其是紡織業、制衣業鐘表、玩具制造等輕工業。由于歷史的特殊性,香港品牌在誕生初期,就面臨著眾多成熟國際品牌的激烈競爭。正是在這樣嚴酷的環境中,金利來等港產品牌刻下了追求品質、銳意進取的基因。
另一方面,香港出口型工業大多以代工生產模式運作,尤其盛行于制衣、電子、塑膠、鐘表等行業的大中型工廠,歐美客戶對品質要求高,本地工廠為適應外國的品質標準,必須提升工廠的管理和生產水平,間接推動香港工業操作水平的上升。
在這一時期,香港興起了一批本土品牌。1956年,祖籍廣東臺山的商人伍舜德、伍沾德兄弟,在滿是外國人西餐廳的香港,開設了美心餐廳。那時的香港西餐廳就像外國的餐廳一樣,沒有供應熱茶,但美心餐廳一見到中國人,便會奉上一杯熱茶。當年的西餐廳,桌上最多只放一盒火柴,而美心餐廳會安排每個侍應都帶備打火機,一見客人點煙,便趨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忙。正是憑借對品質和服務的極致追求,讓美心在眾多西餐廳中脫穎而出。
1968年,廣東梅州人曾憲梓懷揣6000元港幣,到香港創立金利來公司,售賣領帶。那時候,法國、意大利等國的名牌領帶占據香港市場,為了和洋領帶一爭高下,曾憲梓用一個月一家人的生活費買下四款高檔進口領帶,一條一條拆開,研究面料的性能、縮水程度、布料織造,再一遍一遍地剪裁、縫合,直到徹底掌握高檔進口領帶的制作技術。幾天之后,他自己做的金利來領帶和進口領帶放到一起,連行家也分不出差別,從此,港產領帶敲開了高檔百貨公司的大門,堂堂正正與洋貨掛在一起。
飲“頭啖湯”者亦需與時俱進
這些港產品牌,在與洋貨的競爭中打磨品質,獲得了先天的產品優勢。當改革開放之后,內地市場打開,港產品牌近水樓臺先得月,吃到了最早的紅利。1984年,金利來的廣告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之后出現,宣告進軍內地市場。那時,大陸還處于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穿著依然樸素,尤其是男士,可選擇的服裝非常有限。而金利來為消費者展現了一個充滿魅力的男性世界。一時間,“金利來領帶,男人的世界”家喻戶曉。90年代初,金利來將產品擴展到西裝、襯衣、T恤、夾克,迅速成為高端男裝代名詞。
也是90年代,香港休閑服飾品牌佐丹奴、班尼路、堡獅龍先后進入內地,開設連鎖專賣店。那時候,展現在這些港產品牌面前的內地市場,幾乎是一個沒有競爭對手的藍海。優衣庫、HM、ZARA這些國際品牌尚未進入,而安踏、森馬等內地品牌也還未崛起,人們生活條件改善,對品質開始有追求,市場需求遠大于供給,借助與生俱來的高品質優勢和“港貨”的名頭,港產品牌很快就打出一片天地。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港產品牌在內地市場如魚得水,單是龐大的國內市場,已足夠讓它們賺得盆滿缽滿。但或許也正是這種利好的環境,讓它們漸漸失去了當初在香港和洋貨競爭時,那種強烈的危機感和銳意的進取心。
當然,刻在港產品牌基因里的高品質并沒有變,美心的月餅從用料到口感依然可以傲視同行,金利來服裝的面料,足以媲美一線奢侈品牌,事實上,它還是一些高端服裝品牌的面料供應商,每年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極高。
但也許正是這種對高品質的自信,使一些港產品牌在市場溝通上顯得不夠靈活,甚至帶著點“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味,很少從消費者的角度去尋求品牌的創新迭代。
這是一個考驗,也是一個機會。畢竟,港產品牌的誕生,就伴隨著與強大對手的競爭,無畏競爭,艱辛努力,一直是流在香港血脈里的精神。上個世紀的競爭,為他們刻入了高品質的基因,新世紀的競爭,或許會促成金利來等港產品牌的另一次重生。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