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淝河入湖口。
合肥,輝煌過。從《史記》到《漢書》,合肥以商貿繁榮載入史冊,更以躋身全國八大都會而天下聞名。
合肥,也失落過。一座縣城,5平方公里的框架,將過去的輝煌限縮成回憶里的“曾經”。
如何重拾昔日榮光,再造一個新合肥?從沉寂到覺醒,一座城市需要一次涅槃。鳳凰浴火,涅槃重生。
所有這一切,都與一條河密切關聯。
“取火者”在上游集聚
從高空俯瞰,江淮之間,有一條河流穿城而過,沉默不語,流淌千年。她叫南淝河,被合肥人稱為“母親河”。
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記載:“夏水暴漲,施合于肥,故曰合肥。”
這里的施水就是南淝河,肥水是東淝河。兩河相交,合肥因此得名。
先秦時期,先民在江淮分水嶺開鑿運河,使得長江流域的南淝河與淮河流域的東淝河互相溝通,并匯合于今天的逍遙津。
沒有南淝河,就沒有合肥的曾經。南淝河孕育了合肥,也創造了合肥。
隨著中國南北交通要道的拓展,南淝河慢慢喪失了自己的核心優勢,合肥也隨之失色許多,逐漸變得平凡。
彼時的合肥,正在等待一個新的時機。
時機尚未到來,南淝河卻水災頻發。就在《水經注》成書的1400多年后,“夏水暴漲”再次發生。1954年春夏之交,暴雨襲城。正是這次水災,催生了董鋪水庫——1956年開工,1958年竣工。至此,董鋪水庫成了南淝河的上游。董鋪水庫建成以來,承擔起了合肥城區34.24%的防洪任務,成為市區防洪的一道不可忽視的重要屏障。
蓄洪之外,還可為城市供水,董鋪水庫逐漸成了合肥人的“大水缸”。上游的改變,讓南淝河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守護這座城市和她的市民。
靜水流深,南淝河與合肥還在等待。
一個意外之喜不期而至。董鋪水庫建成蓄水后,形成了一個半島。這個半島由西北向東南斜向伸入水庫,被稱為“董鋪島”。
一面接地,三面環水,半島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因為這一地理優勢,董鋪島終于在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后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這一年11月28日,中科院合肥分院在董鋪島成立,天南海北的科研人員帶著新理念、新技術,從四面八方奔赴合肥,向著科技前沿進發。
20年后,“董鋪島”更名為“科學島”。
今天,一座19.2平方公里的未來大科學城,在董鋪水庫側畔“拔節生長”。這里將集中布局9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全國大科學裝置最密集的地區之一,裝置集聚度全國領先。
“取火者”在南淝河上游集聚,科技創新的火種正在悄然孕育。
水流之處,皆為沃土
1982年,被確定為全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1997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技術創新試點城市;2004年,被批準為全國首個“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2017年,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榮譽接踵而至,城市嶄露頭角。
科技創新的因子,隨著南淝河水奔流而下,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城市血脈,深刻改變了這座城市的面貌與氣質。
逆流而上的是過往,順勢而為的是當下。“科創因子的釋放,讓城市和人都有了順勢而為的可能。”合肥老聃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賀林說。
工大智谷,緊鄰南淝河,錨定目標——打造國家級孵化器。去年10月,依托合肥工業大學優勢學科以及合肥市、包河區優質資源,工大智谷正式投入使用,劍指國內一流科創載體。
賀林的“老聃科技”同步成立,成為工大智谷首批“入孵”企業之一。
老聃,傳統文化的代表;科技,現代文明的標志。傳統、現代,文化、科技,充滿了辯證法。賀林還是喜歡用那八個字來詮釋自己的選擇:應運而生,順勢而為。
應運而生,順勢而為,這又何嘗不是合肥的選擇。大學大院大所,新型研發機構,各類科研平臺,一個個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后天的努力比先天的給予更珍貴。科技創新,最大的資源稟賦,合肥人倍加珍惜、倍加呵護,試圖讓每個追光者在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星辰大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考察安徽、親臨合肥,稱贊合肥是“養人的地方”“創新的天地”。
牢記殷殷囑托,勇擔時代使命,合肥一往無前。
南淝河水所到之處,皆是科技創新的沃土。
一條河,一座城。對于合肥來說,南淝河,從來都不只是一條河流。
轉彎的智慧
河流總是彎曲的。這也可以用來描述南淝河。就在與東淝河的歷史交匯處,南淝河突然來了一個90度的“直角轉彎”,一路奔騰南下。
一路蜿蜒,一路曲折,南淝河硬生生拉長了河道的長度,也極大地延伸了河流潤澤的寬度。
當然,河流上游的奔騰狂野,并不必然成就下游的波瀾壯闊,南淝河曾經也面臨這樣的憂傷。
世界第一臺VCD,世界第一臺仿生搓洗式全自動洗衣機,我國第一臺微型電子計算機……這些開創性成果均誕生于合肥,但卻在外地催生一批生產企業。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脫節,讓合肥一度飽嘗“墻內開花墻外香”的辛酸。
跨越科創與產業的鴻溝,是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前提。如何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大市場?
成立市委科技創新委員會,負責牽頭抓總、統籌協調;布局建設“科大硅谷”,組建場景創新促進中心,優化創新生態;組建科技成果轉化專班,設立“投小投早投科技”的種子基金……
改革,試水,探索。聚焦從上游到下游的難點和堵點,合肥開啟“大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催化原始創新“從0到1”的突破、應用研究“從1到100”的跨越。
難點堵點一旦突破,科技創新猶如奔騰不息的河流,源源不斷地為產業變革注入澎湃動力。
孫宣楠,迅蟻科技全國運行總監。今年,他特意將家從外地搬到了合肥,“在合肥這片科創與產業融合的沃土,有我們大展身手的機會。”
迅蟻科技,致力于構建城市空中交通網絡。來到合肥,它邁出了低空飛行的關鍵一步。
南淝河下游,安徽創新館。從成果挖掘到供需對接,從概念驗證到小試中試,從上市加速到產業化,全鏈條一站式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基本形成。這里還集中展示了安徽打造的大國重器和重大創新平臺、重大成果2300余件。
關于創新的一切,在南淝河下游順利完成了閉環。
歸巢、出巢,邁向遼闊
發源于江淮分水嶺,穿城奔流、孜孜不息,在施口注入巢湖,南淝河走完了全程。她全長70公里,流域面積達1700平方公里。
俞敏洪說,每一條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線,但是每一條河流都有自己的夢想——那就是奔向大海。
與其他河流相比,南淝河奔向大海的難度實在太大,就像合肥這座城市一樣。大海,對于內流河和內陸城市來說,那就是海角天涯般的存在。
是選擇簡單模式,止步于此,繼續享受著“母親河”的尊榮,還是挑戰未來模式,找到一個更高、更遠、更強的目標,打開一個更廣闊的天地?
一個碼頭的建設與繁榮,就是南淝河給出的回答。
2008年,合肥港綜合碼頭一期工程開工。兩年后,合肥港綜合碼頭開港,集裝箱班輪首航。
從合肥港上船,由南淝河起錨,出巢湖、入長江,一路貫通,與世界連接。至此,再也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南淝河通江達海的步伐。
在合肥港國際集裝箱碼頭,碼頭前沿,起重機忙碌裝卸;集裝箱堆場內,運輸叉車來回穿梭。南淝河上,千噸貨輪熙熙攘攘,將更多“合肥造”由此送往全球。
司馬遷、班固不會想到,他們筆下的“輸會”“都會”——曾經是中國南北水路樞紐之一的合肥,有朝一日,居然揚帆起航、遠涉重洋。
來往合肥的貨輪上,承載的也不再是他們所熟悉的“皮革、鮑、木”,而是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高科技產品。
南淝河上游的各種想象,終于變成真實。
合肥對話世界,世界關注合肥。南淝河,再一次完成了自我升華,也再一次創造了城市。
2011年,行政區劃調整,合肥擁湖入懷,百川歸巢。
黨的十八大以來,合肥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經濟總量由2012年的4168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12673.8億元,從全國城市第31位上升至第20位,平均每年前進1位,從全國省會城市第15位上升至第10位。
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135.44億元,同比增長5.5%,高于全國平均增速。
河流并非因城而生,但城市卻因河流而成。合肥城中央,千年南淝河吸收著城市更迭,投映著城市變遷。它靜靜流淌,緩緩穿過,云煙過眼,卻不停不歇、包羅萬象。
策劃:崔學章 吳林紅
統籌:許超眾 李福凱
文字: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許超眾 許露瑤 樂天茵子
攝影: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張正朋 羅浩宇 劉曉明 李想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