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經濟周刊》、中國經濟研究院聯合研究并發布的“我國23個省份‘土地財政依賴度’排名報告”顯示,北京土地償債總額位居全國第一,浙江則居土地償債依賴度全國第一。在23個省份中,土地償債依賴度超過50%的有6個省份,分別是浙江、天津、福建、海南、重慶和北京。其中,浙江省高達66.27%。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報告中,浙江、廣東兩個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卻出現了基本相反的現象。浙江土地財政依賴度達到了三分之二,雄居全國首位。而廣東盡管債務規模也達到了1670億元,但是,土地財政依賴度卻只有26.99%,不足浙江一半。也就是說,沒有將債務償還完全建立在土地之上。
那么,為什么兩個原本經濟規模、經濟結構、所有制結構等都比較相似的地區,卻出現了基本相反的結果呢?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之所以土地財政依賴度較低,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實體經濟發達,特別是制造業興旺。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始終是廣東經濟發展的依賴路徑、依賴主體,土地財政只不過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補充。也正因為如此,土地財政沒有對廣東的實體經濟產生沖擊,實體經濟也沒有因為土地財政而被邊緣化。資本逃離實體產業的現象,在廣東并不明顯。廣東的實體產業,沒有像其他地區一樣出現“空心化”現象。
相反,從浙江省近年來的實際情況來看,就大不一樣了。以溫州為代表的民營經濟先鋒城市,在短期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驅動下,都將房地產當作了城市的支柱產業、主導產業,大搞城市拆遷,大興土木,大幅抬高城市地價和房價。同時,也因為房地產領域賺錢太容易,導致大量資本撤離了實體經濟,實體產業“空心化”的現象十分嚴重。甚至出現了諸如丈夫搞實業不如妻子炒幾套房賺的錢多的怪現象。
土地財政依賴度過高,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實體經濟發展面臨的嚴峻形勢。因為,如果地方政府不對土地財政過度依賴,就會通過發展實體經濟培植稅源,實體經濟就不會被邊緣化。反之,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會對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產生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由于地方政府過度依賴土地財政,導致實體經濟發展被邊緣化,不僅政府負債出現了大幅上升的現象,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也出現了大幅下降的問題。如銀行信貸資金,就因為過多滯留于房地產、城市建設項目等非生產性固定資產項目,而使得流動性極差,導致M 2超過了110萬億元,卻連續發生“錢荒”問題。
從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情況來看,凡是重視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發展的國家,都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如德國。反之,則損失慘重,影響巨大。
雖然中國在金融危機中,依靠整體優勢頂住了壓力,沒有出現嚴重的經濟問題。但是,實體經濟被邊緣化帶來的問題,也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得到了充分暴露,經濟持續下行的格局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明顯改變,以至于還得采用經濟刺激政策。就算不進行大規模的政府投資,地方政府的投資依賴癥和饑渴癥依然十分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