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的綽號是“飼料大王”。他的企業總資產超過400億元人民幣,飼料產量中國第一、鴨產量全球第一,但他卻常常為幾千噸的玉米“進口配額”而苦惱萬分。
“中國進口玉米都用作飼料生產,我們99%的飼料企業都是民營企業,但進口配額的60%分給了國企。”劉永好告訴記者,再加上一些歷史原因造成的限制,中國民營飼料企業的進口配額常常沒法用,苦于“無米下鍋”。
“這個事情很奇怪。明明是民營企業需要資源,但是實際配額卻給了國有企業,反差還那么大,這就是沒有發揮好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劉永好說。
劉永好去年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這位在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建有500余家公司的企業家說,他將向人代會提交建議,呼吁政府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實現對民營經濟的“非禁即入”,使針對民營企業的市場準入機制改革達到新高度。
“‘非禁即入’就是類似‘負面清單’那樣,只要不明令禁止,就意味著相關行業領域一律對民營經濟放開。20多年來,我每年都在呼吁政府放寬準入、減少限制、對國有和民營企業一視同仁。”劉永好說。
實際上,已有一些地方在這么做。吉林省曾宣布從2010年開始,除國家明令禁止外,凡允許國有和外資企業進入的領域,一律對個體私營企業開放。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制定非國有資本參與中央企業投資項目的辦法,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資源開發、公用事業等領域,向非國有資本推出一批投資項目。
這被認為向民營企業打開了更多的準入渠道。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莊聰生說,非公經濟在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大有可為”。
他說,新的改革意味著要“消除各種阻礙非公有制經濟公平參與競爭的隱性壁壘,破解影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條條框框”,以在最大程度上激發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內在潛力、釋放自身活力。
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的代表性組織,中國全國工商聯向外界通報,他們今年將向全國政協會議提交45件提案和11件大會發言,涉及全面深化改革、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以及法律維權等多方面內容。
李克強總理5日還表示,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以上。
不過,憂慮仍存。全國人大代表、知名民營食品企業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說,現在的情況是,盡管中央政府一級的行政審批在取消和下放,但地方政府還有大量的審批存在。
去年9月掛牌的上海自貿區被視為中國在此輪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的試驗田,也是當下一些民營企業“非禁即入”期盼的源頭。在這個被市場寄予厚望的自貿區里,中國政府僅限定企業“不能做什么”,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李克強說,建設好、管理好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體制機制,并開展若干新的試點。
“民營企業希望改革快一點、堅決一點!”劉永好說,“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感覺那些‘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還在。”
“如果‘非禁即入’能夠落實,不僅對民營經濟是一件大事,對于中國解決就業、科技創新和提升產業的全球競爭力而言都有積極意義。”劉永好說。 |